笔趣阁

少年文学>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格格党 > 第154章 第 154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5(第4页)

第154章 第 154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5(第4页)

还出现了一系列的名师讲学:陈献章、湛若水师徒讲学,罗伦、章懋讲学,王阳明的心学出现,各地开始开办私学——在明初前五十年,是不允许私人讲学的。

张居正对这些私学并没有好感:“私学真是屡禁不止,日后定成大患!”

所以,他执政期间,摧毁了一批书院。

无独有偶,在明末,魏忠贤也摧毁了一批书院。

理由都是一样,因为书院评议朝政。

【万历年间,因为万历皇帝不上朝,反而让民间风气更为开放——由此可见,有时候当权者乱作为还不如躺平,就像西方有些地方政府选举地方官宁愿选只猫或者选只狗,毕竟不会说话的猫狗比乱说话的皇帝好伺候多了。】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荆咕特意放出了欧美的猫市长、狗市长,狗市长还是世袭的,妈妈去世了孩子连任。

市民对动物市长非常喜爱,接受采访时直白地表示:“这是美国唯一可以按命令闭嘴的政客。”

“它从来不咬人,还很喜欢和孩子们亲近,这是一个真正亲民的市长。”

网络上也表示各种支持:“有狗市长在,永远不会有狗仗人势的狗官,比连狗都不如的人当市长好多了。”

古人看得目瞪口呆。

“我们总骂人是狗官,现在发现,后世还真有狗官。”百姓看着那货真价实的狗子官员,还被人穿上小衣服,佩戴者勋章,还有授勋仪式,越看越喜欢。

那毛茸茸的狗子那么亲人,还会跟人握手,比只会加派徭役的狗官值得信赖多了:“这种狗官比那种狗官的确可爱多了。”

“我们现在的狗官连狗都不如,不如……”一群人说着说着,自动消音。

但是眼神都是带着跃跃欲试,只要想想自己现在的地方官真被换成一只狗,就觉得有趣。

【就在这一时期,东西方发生了交错,也开始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荆咕做出了熟悉的东西方的对比图:

1492年,正是明朝唯一一位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在位。

当朱佑樘在内改“粮中盐”为“银中盐”、忙于治理水患,各种改革,对外开始限制“朝贡贸易”,取消了贡使的许多特权,让“朝贡贸易”走向尾声时,哥伦布携带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书信,率码丛领一支小型船队驶向遥远的未腔岁知世界。

从这一刻开始,华夏与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开始发生改变。

1492年,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正在参加浙江的乡试;

同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1498年,苏州人唐寅,或者说更熟悉的名字吴中才子唐伯虎,在南直隶的乡试里中了举人第一名,也就是解元;

同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了印度;

1499年,王阳明和唐寅同时参加明朝的会试,这是唐寅的第一次会试,也是王阳明的第三次会试;

同年,达·伽马回到了葡萄牙,世界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1522年,王阳明在绍兴赋闲,和学生讲论《大学问》;

同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已经到达尾声,成功返航……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朝的文化风气,主流依然是科举,而且是越来越狭窄的科举。】

不爱学习的年轻版王阳明连连点头:没错,科举多狭隘,还不如竹林广博,适合思考深刻的哲理!

而被牵连舞弊案的落魄唐寅只觉得快意:没错!既狭窄又逼人疯狂,还不如自己写书画画,浪迹江湖!

看到天幕把自己与西方的航海家对比,唐寅在落魄中发现了新的世界。

反正官场无望,不如,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这里先介绍一下,不是每朝每代的科举都很狭窄的。】

【隋炀帝初开科举时,分十个科目录取人才,叫做“十科取士”,招募的对象既包括治理国家的人才、也包括贯彻法律的人才、创作诗赋的人才;】

【唐朝时期,科举既有熟悉儒家经典的明经科,也有考才学的进士科,还有算科、书科,也是录取各方面的人才;

宋朝前期,科考以辞赋为主,从王安石开始,科举考试变成以经义为主;】

【到了明朝,科举考试依然是以经义为主,而且被局限在了朱熹章句的“四书”、“五经”里,以“四书五经”出题,要求考生以“四书”的集解回答,作答必须要带“圣人言”。

到明朝成化年间,科举进入八股时代,科举靠文章必须根据八股八段的程序化写作——这也正是传到清朝,被后世批判的明清“八股取士”。】

朱元璋暴怒:“这是谁这么愚蠢?八股取士,你这是偷懒!”

想不到,有一天大明的皇帝竟然被并列在隋炀帝的旁边,还是不如对方,朱元璋深以为耻!

李世民大开眼界。

“全天下文人只写八股文,那六部官吏如何安排?”

都写八股文,谁适合去兵部,谁适合去吏部,这怎么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