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训练场的铁门还没完全打开,齐辰已经站在门口。他手里拎着那个黑色战术包,肩线平直,像一把收在鞘里的刀。陈昊从后面追上来,喘着气:“你真一大早就来蹲点?我还以为你至少得睡到六点半。”
“七十二小时模拟结束前,我睡了三个小时。”齐辰拉开拉链,检查护膝的松紧,“梦里打了七轮擂台,醒来刚好热身。”
陈昊翻了个白眼:“你说这话怎么就跟别人聊昨晚吃了啥一样自然?”
齐辰没接话,目光扫过场地。今天的障碍区重新布置过,高墙加了晃绳,独木桥两侧立起挡板,低桩网尽头还架了烟雾生器。裁判组正在调试计时系统,几个参赛队员围在公告栏前核对流程。
“变了三处。”齐辰低声说,“第三道矮墙改成摇摆式,独木桥限宽四十厘米,最后一段增加了突指令环节。”
“你连这都能看出来?”陈昊瞪大眼。
“昨天练的是标准版,今天这套,是冲着淘汰反应慢的人去的。”齐辰把包递给陈昊,“帮我看着,我去签到。”
报名处排着队,轮到齐辰时,负责登记的教官抬头看了他一眼,眉头微皱:“齐辰?国防科大那届状元?你不是只搞理论的吗?”
旁边几个学员笑了起来。
“理论能拿全国第一,实战也不该太差。”齐辰递上身份证和健康证明,“要不您现在做个测试?”
教官愣了一下,接过材料录入系统,嘀咕了一句:“希望别第一个摔下来。”
齐辰转身走开,身后传来笑声,但他脚步没停。
回到待赛区,陈昊正拿着小本子记录什么,见他回来立马问:“他们是不是又阴阳怪气了?”
“说了句‘希望别第一个摔下来’。”齐辰坐下,开始绑护腕,“挺正常的,毕竟我没出过风头。”
“可你昨晚明明……”
“昨晚是训练。”齐辰打断他,“这里是比赛。规则不同,观众也不同。”
陈昊闭嘴了。他知道齐辰的意思——训练场只有他们两个人,而这里,全场都在等一个“书呆子出丑”的瞬间。
第一组选手上场,哨声一响,五个人猛冲出去。有人卡在摇摆墙上晃了两秒才翻过去,有人在独木桥中间被挡板逼得侧身挪动,最后一个爬低桩网时触烟雾弹,直接懵了半拍。
成绩出来:两分零七秒。
“不算快。”齐辰点评,“摇摆墙浪费了零点八秒,烟雾响应迟缓一点五秒,整体节奏断了三次。”
“你连这些都算得出来?”陈昊忍不住问。
“心跳频率、脚步间距、视线落点,都能看出状态。”齐辰活动脚踝,“等会儿轮到我,你注意看第五个节点。”
“哪个?”
“烟雾弹之后的转向区。那里有个视觉盲角,九成人都会多跑半米。”
第二组、第三组陆续完成,最快的一组跑出一分五十六秒,引起一阵掌声。几个富二代模样的队员聚在一起,其中一个冷笑:“也就这样了吧,再快也不可能破一分五十。”
“你们赌不赌?”另一人掏出手机,“我押一分四十八以内没人能做到。”
“谁啊?你能?”
“齐辰怎么样?”有人随口提了一句。
顿时哄笑一片。
“他?别逗了,眼镜都没戴,怕不是近视五百多度吧?”
“人家可是高考状元,脑子比腿快多了!”
笑声传到待赛区,陈昊脸色变了,转头看向齐辰。
齐辰正低头调整压力seeve的贴合度,仿佛没听见。
“你不生气?”陈昊压低声音。
“生气影响心率。”齐辰拧紧最后一道扣环,“我要的是稳定输出,不是情绪爆。”
“那你到底有没有把握?”
齐辰抬眼,看了他一下:“你觉得我昨天为什么熬电解质饮料?”
陈昊一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