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皇帝葬礼後,朝臣们又聚在一起,与皇後一起商量皇位继承的事情。
王兴提议,现在皇帝的血脉只有小公主了,那麽,应该有小公主继承皇位。
但是遭到了所有其他大臣的反对:“自古以来,皇位从来没有传过女子,若让小公主继承皇位,岂不是让邻邦嘲笑我朝没有男子?”
皇後看着堂下吵得不可开交的大臣们,不禁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大臣们不知皇後为何发笑,于是纷纷停下争论,做唯恐状。
皇後笑够了,才停下来,对着他们说:“不管你们最後选了谁继承皇位,我只有一个要求,必须保证我女儿的公主地位。”
“是!”大臣们恭敬地送走了皇後。
接着继续吵起来,于是有人提议:“既然近支没有男子可做继承人,何不从旁支中找寻?”
于是,散会,派人去藩属地搜寻皇帝家的还活着的子侄。
白玉兰怎麽也没有想到,大街上又出现了关于她的言论。
这次说的却是她是什麽天命贵女,理由也有很多:
说她发现了红花,染出了正红色的布,就是金贵。
说她发明了竹子造纸,为文明的散布与传播提供了新材料。
说她发掘了煤矿石,为天下百姓找到了取暖的新燃料。
说她发现了白蜡虫,制作出了白蜡,给大家带来了光明。
说她改造了炮竹,发明了纸鞭霹雳炮,百姓过年也能几人遨游安全。
说她发明了蜡染和长袍马褂,为百姓增添了色彩。。。。。。
同时,有关王兴的言论也悄然第一次在街头巷尾流传:
说他勇猛无敌,平叛了藩王谋反,保护了社会稳定。
说他武力超凡,剿灭了山贼与水匪徒,保护了百姓生命财産。
说他天命不凡,发明了震天雷,炸得西北戎狄死伤无数,退回寒地,保护了边境安全。
说他是皇帝的伴读,从小到大与皇帝一同读书习武,深得皇帝信赖,虽与皇帝没有血缘关系,那也跟亲兄弟没两样。
皇帝没有儿子,兄弟和叔伯也都死光了,除了王兴再没有人更适合做皇帝了。
而且,他还娶了天命贵女白玉兰,这就是老天爷的安排,两个天命之人,就该是朝廷的守护神。
白玉兰和王兴都找人暗中查找传播这些的来源,却一无所获。
等到各路去藩地寻找皇室血脉的队伍分别回京,竟然没有一队找到有用线索。也就是说,死去的皇帝除了小公主一人,再没有别的亲人了。
大臣们纷纷失语,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许丞相作为百官之首,不得不站出来主持会议:“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已过百日,必须早日找到继承人,管理国家才行。”
“你说的倒是没错,可是,咱们这不是找不到继承人吗?!”一个大臣嘟囔道。
他这一开口,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始表达不满。
“是啊,咱们费劲儿扒拉,找了这麽久,也没找到半根毛,谁能来继承啊?”
“就是,说的轻松,谁还不想找到人了!”
许老丞相听了这麽多的不敬之语,也没有怪罪他们。
最後是孟蔚站出来,给大家指出另一个思路:“依我看,既然找皇帝血亲男子这条路走不通,我们不如换一条路试试。”
衆人都围过来,问他:“不知孟大人有何办法?”
孟蔚捋一把胡子,说出两个字:“推举。”
短暂的震惊过後,就有惊叹:“真是好主意啊!古有尧帝禅让,百姓推举舜为帝。我们尊祖宗之法,後世之人也不能说我们的不是。”
“对对!这个办法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那麽,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推举为新帝?”许老丞相出面相问。
又是一阵沉默过後,终于又有个官员斗胆发言,他是个御史,他并没有直接说出人选,而是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各位大人,你们最近可听到市井流言?”
“什麽流言?跟推选新帝有恶化关系?”另一个人反问道。
接着,第三个人就站出来将有关王兴和白玉兰的言论说与所有人。
那人刚开了个头儿,就被王兴打断了:“尤大人,你还是莫说了,这些流言,我正在暗中调查,肯定是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传播。”
许老丞相和孟蔚闻言,很有默契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又很快分开,继续作雕塑状。
推举之事,最後在衆人的议论中,和王兴的阻拦中结束。
此後一个月,有关白玉兰和王兴是天命贵人的流言越演越烈,从京都传到了京都附近的几个州府,又满满蔓延到全国各地。
丁府尹是第一个上书朝廷,支持王兴登基的人。
他一听到这个传言,就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