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学者综合症是天才吗 > 第89章 鱼决赛考试 清晨的阳光(第2页)

第89章 鱼决赛考试 清晨的阳光(第2页)

“全国决赛实验考试,肯定要大一点。”宁一帆点头。

考生们按照编号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快大屏幕中显示考题。

考题:用双弹簧振子与光杠杆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组装双弹簧振子系统,测量其固有周期与劲度系数;

2。利用光杠杆法测量某金属丝在轴向拉力下的微小伸长量;

3。结合胡克定律与杨氏模量定义,计算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并分析实验误差来源。

看似是一道单题综合型考题,其实包含了多个关联子任务。

顾玺看到考题後,眼神微微一凝。这道题综合了力学丶光学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核,同样超出高中生的物理水平。

看了看宁一帆和曾庭轩,两人已信心十足的校正实验设备,顾玺放下心,也开始动手。

考场上方的监控室里,几位负责此次考试的教授正通过屏幕观察着考生们的表现。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正是F工业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导师李教授。他原本正随意地看着屏幕,当镜头扫到顾玺的操作时,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笔,眼睛微微睁大。

“这孩子……”李教授指着屏幕,对身边的同事说:“动作真规范,思路也清晰,你看他调试螺旋测微器的那个手法,比我带的有些研究生都熟练。”

旁边的张教授也凑近看了看,连连点头:“确实不错。他不仅是在按步骤做实验,还在主动优化实验方案。你看他刚才调整了一下光杠杆的位置,应该是为了减小劲度系数的影响,这可不是一般高中生能想到的。”

“他叫顾玺是吧?理论成绩也是第一,实验又这麽出色,是个好苗子啊!”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等考试结束,我得去问问他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读本科,我亲自带他。”

另一位教授笑着说:“那个叫宁一帆的学生也很厉害,他的实验光路搭建得又快又准,误差控制得非常好,我看他对光学的敏感度很高。”

“还有那边的曾庭轩同学,做微小伸长量测量时,耐心又细致,数据记录得清清楚楚,分析也很有条理。这种严谨的态度很难得,也值得录取。”

几位教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目光时不时扫过各个优秀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顾玺丶宁一帆和曾庭轩三人的屏幕上停留。

都是全国优秀学生,理论考试分差不大,实验中就区分出来了。谁是真擅长,谁是作题家,实验过程中的差别一目了然。

而考场里的三人,对此一无所知。

顾玺已经进入了完全专注的状态,他一边观察着光杠杆上的滑块,一边记录着数据,偶尔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後继续操作。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没有丝毫卡顿。

大约两个小时後,顾玺完成了所有的实验步骤,整理好实验数据,撰写了详细的实验报告,然後举手示意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检查了他的实验器材和报告,眼中露出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

顾玺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出考场。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考场外的休息区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宁一帆和曾庭轩。

没过多久,宁一帆也出来了。他看到顾玺,笑着走过来:“你这麽快就好了?我刚才卡在一个数据校准上,耽误了点时间。”

“还好,题目不算太难。”顾玺答道。

又等了十几分钟,曾庭轩才慢悠悠地走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终于做完了!光学实验太考验耐心了。”

三人一起走出实验楼,刚到校门口,就看到韩漓和柏瑾之站在一辆黑色的轿车旁。

韩漓穿着米白色衬衫,看到他们出来,笑着挥了挥手:“考得怎麽样?”

柏瑾之则靠在车边,手里拿着几瓶刚买的冰可乐,递给他们:“先喝点东西,饿了吧?带你去吃饭庆祝。”

“我们都通过理论考试了,实验应该也没问题。”顾玺接过可乐,笑着说。

“那就好,走,吃饭去。”柏瑾之打开车门,让他们上车。

五人去了附近一家环境雅致的私房菜馆。饭桌上,韩漓和柏瑾之没多问考试的细节,只是一个劲地给他们夹菜,叮嘱他们考完试好好放松。

吃完饭,柏瑾之拿出手机,提议道:“来,拍张合照吧,纪念一下。”

五人站在菜馆的庭院里,背景是爬满藤蔓的墙壁。柏瑾之站在最边上,韩漓挨着顾玺,宁一帆和曾庭轩站在另一边。相机“咔嚓”一声,定格下这个瞬间。

回去的路上,柏瑾之直接用自己的经纪人号发了这条朋友圈,配文:“不管考得怎麽样,你都是我的骄傲。”

没过几分钟,韩漓也转发了这条动态,文案更简单,却更温柔:“你永远是我的骄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