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正文完帝後大婚
徐公公走得利索。
江玉织踩着马凳坐进来马车里,织姒在她身边陪着。
白砚骑着马跟在马车旁。
马车小窗的帘子被掀起一角,“怎麽平白无故封我为郡主了?”
她终究不是此间人,日後多半要回地府,再不然就是隐姓埋名,行走世间,谨防暗藏危机。
萧佶对这些应该是清楚的,在名位上给得多了,少不得被人认出来不好解释。
“是我央舅舅的。”
“为何?”
“……我见不论朝堂上下,或是平民百姓,都对钟小姐有所非议。即便她已为镇国公义妹,明面上不敢说什麽,暗地里酸妒的不胜枚举。”
白砚恍然想起他舅舅下旨的那个早朝。
朝臣们皆哗然。
後宫无主多年,臣子们进言劝慰早立中宫,以安国本。
通通被萧佶压在。
如今竟然要立个来历不明的孤女为後。
滑天下之大稽。
即便那孤女顶着镇国公义妹的名头,圣上也不曾明言她的身份,可她和长公主走的近,就需得了解一二。
户籍是来京後才入的,此前没有任何名讳来历。
群臣想起高位上的君主,冷言贬谪上表立後的臣子,斥责他心思不正,不关心民生大事,反而盯着皇家家事,在其位不谋其职。
一贬三千里,做个驿站小官,要他去看看天下万民,永世不得回京。
再无朝臣敢置一言。
今日立後旨意已下,这些人心思又活泛起来。
後宫有主了,那些妃嫔的位置可都空着。
只想着暗中观察,看有没有出头鸟。
白砚冷言瞧着,每一个吭声的,连御史都不说话。
毕竟是皇帝家事,顶多知会他们一声。
不过,还真有那拎不清的,一撩袍子,端的是那忠臣直谏的做派,“皇上,立後之事不可小觑。历朝历代的皇後,都是世家大族出身,教养非凡,方可掌後宫事宜。这位钟小姐,臣听闻出身乡野,不知……”
不等萧佶出声,站在前排的张大学士轻笑两声,“常大人礼部侍郎做久了,对此了解颇多啊。”
这位常大人不吭声了。
“那你可知前朝是如何乱的?”
跪在地上的常大人顿时脊背发凉,趴俯下去,“臣,臣……”
兵部尚书温胥可不给他机会辩驳,接嘴就说:“前朝後宫可满得很,无不是出身世家大族,可笑那皇子就没有长大的。公主们择了显贵的驸马,哈,满京随便拉个人出来都是外戚。”
“怎得你常远山还想做做外戚过瘾?民脂民膏还未吃够吗。”张培嘴上是毫不留情。
常远山满口都是“臣不敢”,跪趴在地上直发抖。
他的确不敢,脑子也确实不行。
常远山的兄长原是前朝一不得宠公主的驸马,一家人吃穿用都从公主封地上出。
可怜公主命薄,死在産房,孩子也没保住。
彼时乱得很,没人管的着他们家如何,公主府的用度也没裁减。
直到萧佶登基,常家见势不对,咬咬牙单方面休弃了已亡的公主,夹起尾巴低调做人好几年。
不少世家也知道他家的那点子腌臜。
除了张培,温胥,欧阳广这等一心向着皇帝的,自然也有求自保,为家族谋福利的世家。
捉了常家错处,自然要推他出来试探。
“钟氏出身慈幼院,做的是为孩子们啓蒙的活计,识文断字不在话下。我母亲与她共事,慈幼院如今自己有了进项,不在全依靠朝廷拨款。此乃大功一件。由此可见她品性高洁,温良恭俭。且她即是镇国公义妹,那便也是本王姨母。常大人可还有别的异议?”白砚冷言刺得常远山不敢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