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麦子
◎“明年会有多少人愿意种小麦?”◎
说着她随便挑了一袋打开,抓出一把来细细看,颗粒饱满,色泽光亮莹润,长的不错。
炎临也说:“长的很好,口感应该不错。”
“确实,不过我得想想怎麽推广出去。毕竟大梁百姓种粟米种惯了,突然让他们换种不认识的东西,怕是没几个人能接受得了。”
“可是我说实话,麦子的口感确实比粟米好,”炎临在关外吃过麦子磨成粉又烤制成的面包,很是松软可口,“要是能让大家都尝一尝,或许也就没那麽难接受了。”
“你说的对,让他们尝一尝。”沈素钦招呼小厮过来,“你去帮我去府衙送个口信,就说明天我要在府衙支锅施饭,让他们多帮我召集一些人。”
“是。”
转天,天还没亮,府衙大门口就聚集了一堆人。
此时正是农闲时节,大家都歇在家里,一有消息传得飞快,还有不少赶来凑热闹的。
辰时,沈素钦抱着一大袋小麦来了。
人还没到府衙,先给堵在街口进不来,亏得炎临带人来开路,这才勉强挤到大门口。
沈素钦一瞧乌泱泱这麽多人,全挤进府衙也不合适,干脆就跟炎临商量,在大门前头的这片广场弄吧。
炎临颔首,招呼人腾出一块空地来,又从府衙里搬出桌子,顺便还差人搭了个简易的竈台。
衆人瞧她这过家家的架势,没觉着弄出来的东西会有多厉害,全当瞧个热闹。
时烨倒是蛮捧场的,专门把太师椅搬出来摆了一排,邀手下官员排排坐。
一切准备就绪,沈素钦将麦子倒了一小半在桌子上,摊开说:“诸位,今儿个带大家来做点新鲜吃食,就用我面前这些东西。”
“这东西灰突突的,看着就不能入口。”有人出声。
“我瞧着也是,能吃吗?”
“之前也没见过这东西,真能做出吃的来?”
很多人摇头,显然也是不看好的。
沈素钦没多说什麽,直接让人擡来一个小磨盘,吩咐下人帮忙磨麦子。
很快,灰突突的表皮退去,磨盘口慢慢有白花花的粗粉落出来。反复几遍之後,那些麦子已经变成了灰白色的粉末,静静躺在盆子里。
沈素钦添水和面,揉软,揪团,再煮面,很快大家就闻到了清新的麦香。
“我厨艺有限,”沈素钦将煮熟的疙瘩汤盛进碗里,示意手下给大家分下去,“这面团还可以摊成面饼放火上烤,可以把菜肉包在面皮里下锅蒸煮。总之,吃法很多很多,大家可以自己琢磨。”
这会儿,分到面汤的人都在忙着喝汤舔碗,没分到的只能抽抽鼻子眼巴巴望着。
时烨自然也分到了一碗。
“大家吃了觉得怎麽样?”
时烨先开口:“比粟米甜软,嚼起来弹牙回甘,着实不错。”
“确实比粟米好吃。”也有人说。
“好吃。”
沈素钦将小麦抓在手里挨个给大家看过说:“这个东西叫做小麦,亩産大概是粟米的两倍,而且见风就长,不用怎麽打理。”
时烨身旁的几个官员倒吸一口凉气,要是亩産真能高出一倍来,得有多少人不用再饿肚子。
他们把询问的目光转向田曹,田曹点头道:“亩産确实高。”
“那若是种的话,到时候每个郡县都会发种子吗?”有官员问。
沈素钦想了想,“我现在说不好,因为这种子是从关外弄的,咱们大梁还没有。若想人人都种肯定不现实。不过殿下已经答应,会派人去关外尽力搜集种子,到时候带回来,明年春天想种的人就可以种了。”
“我也会把小麦丶番薯放在沈记珍宝坊,详细告知大家用途,感兴趣的可以去珍宝坊看看。”
“诸位,从明年起,大梁百姓的劲儿都会朝一处使,全国上下能不能拧成一根绳就看咱们了。”
沈素钦这番话说得在场官员热血沸腾。
要知道大梁近十年,几乎年年在走下坡路,他们眼看着百姓流离失所,看着农田荒芜,心里急得不行,可却又使不上来劲。
但从这两年开始,先是均田令,让流民回归土地,後又要种这麽厉害的粮食,还说朝廷上下一心。
或许,大梁的国运真的要往上走了。
而他们作为推动者,何其有幸能参与其中,并见证这一切。
那天之後,小麦的好处迅速在整个大梁传播开来。
时烨趁势写了几篇论小麦好处的文章发在袛报上,让大梁上下细细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