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六刻,潞州衙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王十三整了整衣服,将腰间的铜牌摆正,快步走进州衙大门。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按品级高低分列三排。
"王十三!"经历司的书吏老周扯着嗓子喊,"今儿个可算没迟到!"
王十三讪笑着站到队列末尾:"老周,您这话说的,我什么时候迟到过?"
"上个月初八,"老周翻开卯册,眯着眼道,"迟了一刻钟,罚了半个月俸禄。"
王十三正要辩解,忽听得一声咳嗽。众人立刻噤若寒蝉,只见知州大人迈着方步从二堂出来,身后跟着同知、通判等一众官员。
"开始吧。"知州大人捋了捋胡须,在太师椅上坐定。
老周清了清嗓子:"同知大人——"
"到。"站在知州左手边的同知大人微微颔。
"通判大人——"
"到。"右手边的通判大人声音洪亮。
"推官大人——"
"到。"
点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王十三注意到,站在前排的照磨大人今日面色苍白,额角还沁着冷汗。
"照磨大人?"老周喊了第二遍。
"到到!"照磨大人如梦初醒,声音有些颤。
知州大人皱了皱眉:"有方,昨夜可是又去久盛楼了?"
"回大人,"照磨鲁有方擦了擦汗,"下官下官是染了风寒。"
知州冷哼一声,不再言语。点名继续,轮到差役时,老周的声音明显快了许多。
"王十三!"
"到!"
"李四!"
"到!"
"张三!"
无人应答。
"张三!"老周又喊了一遍,还是无人应答。
知州大人重重拍了下扶手:"这个月第三次了!来人,去他家里"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身影跌跌撞撞跑进院子:"到!到!小的到了!"
张三气喘吁吁地跪倒在地:"大人恕罪,小的小的路上遇到"
"住口!"知州大人站起身,"杖二十,罚俸一月!"
两个皂隶立刻上前,将张三拖了下去。院子里鸦雀无声,只听得远处传来杖责的闷响。
点卯结束,王十三正准备离开,老周匆匆赶来,神色恭敬:“王十三,知州大人传你去二堂回话。”
王十三闻言,抬手整了整衣冠,抬手将袖口轻轻一捋,动作间尽显斯文。他深吸一口气,稳步朝着二堂走去,步伐沉稳有力,带着读书人特有的笃定。
踏入二堂,只见知州周韬正在案前审阅公文。王十三赶忙拱手行礼,声音清朗:“卑职王十三,见过知州大人。”
周韬闻声抬眸,放下毛笔,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说道:“来了,坐吧。”
王十三谢过,侧身坐下,坐姿端正,脊背挺得笔直,双手交叠放在腿上,尽显稳重。此时,二堂中檀香袅袅,青烟悠悠地盘旋于梁柱之间。
周韬神色一正,直言道:“最近官盐的销量大幅下滑,你可知是何缘故?”
王十三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拱手道:“回大人,卑职近来也有所察觉,只是还未深入探究,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