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帝国信仰难以渗透。
王十三得知曼·辛格的反制措施后,召集心腹商议。
"好个曼·辛格!竟用这手来反击!"王十三冷笑,"但我们也有对策。"
他指示白鹤道长:"加大医疗援助力度,免费治病不粮,看他们能撑多久!"
又命令哈日:"制造更多神迹,让民众看到帝国神的力量!"
信仰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白鹤道长带医疗队深入乡村,免费治疗疟疾等疾病。
在比卡内尔村,老妪丽娜被治愈后,感激地问:"道长,这是哪位神的恩赐?"
白鹤微笑:"这是三清祖师和大黑神共同庇佑。"
但村民私下议论:"治病虽好,但我们更需要粮食"
"王公直接给种子,帝国人只给承诺"
哈日在德里郊外制造"神迹":用烟火术模拟大黑神显灵。
"看!大黑神降临了!"信徒们惊呼。
"信大黑神,得丰收!"哈日宣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曼·辛格派人暗中散播:"那是烟火术,不是神迹!我在帝国军营见过这种把戏!"
民众将信将疑,神迹效果大打折扣。
帝国粮道受战事影响,德里确实出现粮荒。
曼·辛格趁机宣传:"看!帝国神连自己的信徒都喂不饱!"
哈日焦急地向王十三禀报:"陛下,再这样下去,民众要暴动了!"
王十三皱眉:"从本土调粮!无论如何要维持德里供应!"
但远水难救近火
在斋浦尔,曼·辛格亲自巡视农田。
"王公万岁!"农民们由衷欢呼,"感谢您给的种子!"
"今年收成好,都是湿婆庇佑!"
曼·辛格借机宣传:"只要信仰本土神,土邦就会继续提供援助!"
对比德里的饥荒,中小城市的民众更加坚定地支持曼·辛格。
王十三意识到单纯信仰渗透不够,必须采取更实际措施。
他召集叶孤白:"立即打通粮道,确保德里供应!"
又命令明白道人:"修改传教策略,先粮再传教!"
但曼·辛格已经赢得民心,帝国信仰渗透遭遇重大挫折
王十三在德里行宫内召集心腹重臣,面色凝重地看着各地传来的战报。
"曼·辛格这招确实狠辣,"叶孤白沉声道,"他用实利绑定民心,我们的信仰渗透难以见效。"
明白道人捻须沉吟:"陛下,或许我们该换个思路。印度教体系中最受压迫的是达利特人,若能从他们身上打开突破口"
王十三眼中精光一闪:"详细说来。"
明白道人展开地图:"达利特人占印度人口两成,却受尽压迫。若我们能解放他们,必将获得强大支持。"
王十三当即决断:"好!就从此处破局。具体分三步:前期铺垫唤醒需求,中期扶持培养势力,后期推动制衡婆罗门。"
命令很快下达到各军营。叶孤白亲自督导遴选熟悉当地语言的士兵。
"你,出列!"叶孤白指着一名年轻士兵,"会说印地语?"
"回大人,卑职母亲是印度人,从小会说。"
"好!编入通译队。"
很快,一支由三百名双语士兵组成的特殊队伍组建完成。叶孤白亲自训话:
"你们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深入达利特村落,传递帝国的善意。记住:态度要诚恳,要真正帮助他们。"
通译队员小陈带着小队来到德里郊外的达利特村落。村民们见到帝国士兵,惊恐地躲藏。
"老乡别怕!"小陈用流利的印地语喊道,"我们是来帮你们的!"
老村长颤巍巍出来:"大人,我们已无可奉献了"
"不是来征粮的,"小陈微笑,"是来粮的。"
士兵们搬来粮食和农具,村民们难以置信地看着。
几天后,一群高种姓地主来村里强征劳役。小陈立即带兵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