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巡检从九品 > 第130章 版图(第1页)

第130章 版图(第1页)

时间线再次回到王吾被封王的时候。

曼·辛格二世在德里城下惨败后,并未如帝国预料的那样一蹶不振。这位土邦王公带着残部退入拉贾斯坦沙漠,开始了漫长的游击战争。

"陛下,曼·辛格已逃入沙漠,似有死灰复燃之意。"叶孤白向王十三禀报。

王十三皱眉:"区区残寇,能成什么气候?派兵清剿便是。"

但叶孤白忧心忡忡:"沙漠地形复杂,我军多为步兵,恐难适应。且曼·辛格在当地颇有威望"

"那就增派骑兵,"王十三不以为意,"务必斩草除根!"

然而,这场清剿远比想象中艰难。

曼·辛格将残部化整为零,分散在沙漠边缘的绿洲群落中。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与帝国军周旋。

"将军,前方现叛军踪迹!"帝国侦察兵报告。

但当帝国骑兵赶到时,只看到空无一人的营地和一串通向沙漠深处的脚印。

"追!"将领下令。

但沙漠行军极其艰难。烈日当空,沙地松软,马匹很快就疲惫不堪。而曼·辛格的人却骑着骆驼,轻松穿越沙丘。

更可怕的是,叛军经常利用沙暴天气动突袭。他们如鬼魅般出现,射几箭就消失在大漠风沙中。

"这些该死的沙漠狐狸!"帝国将领气得咬牙切齿。

曼·辛格深知帝国军的弱点:依赖漫长的补给线。他组织小股骑兵,专门袭击阿格拉至德里的粮道。

"每组五十人,只抢粮食,不拼命。"曼·辛格嘱咐部下,"烧毁运输车辆后就撤,不要恋战。"

战术很快见效。帝国粮队屡遭袭击,粮草损失惨重。驻德里军队开始缺粮,士气大跌。

"必须加强粮道护卫!"叶孤白下令。

但护卫兵力增加,前线作战兵力就减少。帝国陷入两难境地。

曼·辛格还明了"夜袭骚扰"战术。每晚派小股兵力接近帝国军营,射几箭,喊几声,制造混乱。

"叛军来了!"

"快起来!迎敌!"

帝国士兵夜不能寐,疲惫不堪。更可恶的是,叛军还破坏水井,污染水源,让帝国军生存更加艰难。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帝国将领抱怨,"士兵们都快崩溃了!"

但曼·辛格的游击队员却精神抖擞。他们白天在绿洲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以逸待劳。

曼·辛格深知,游击战离不开民众支持。他严格约束部下:"只抢帝国军,不扰本土民!"

当帝国军因缺粮而掠夺村落时,曼·辛格反而出兵保护农民。

"王公大人救了我们!"农民感激涕零,主动为叛军提供情报和补给。

婆罗门祭司也积极配合,宣扬"抵抗异教徒是梵天旨意"。许多青年加入游击队,妇女则为叛军传递消息。

帝国军逐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曼·辛格还使用"伪降"计策。他让部分士兵假装投降帝国军,混入后勤队伍。

这些"降兵"摸清帝国军的换防时间和补给周期后,里应外合动袭击。

一次,他们甚至烧毁了帝国军的一个重要粮仓。

"这些降兵不可信!"帝国军对投降者产生信任危机,管理更加困难。

一年过去,曼·辛格的游击战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帝国军损失惨重,却连叛军主力都没找到。

"陛下,如此下去恐非良策,"叶孤白禀报,"我军伤亡日增,粮草消耗巨大,士气低落"

王十三皱眉:"区区残寇,竟如此难缠?"

他意识到,曼·辛格抓住了帝国军的致命弱点:帝国驻军少、帝国本土遥远、补给困难,而叛军却本土作战,以逸待劳。

"改变策略,"王十三下令,"重点防守主要城市,放弃偏远地区。"

帝国军收缩防线,重点防守德里、阿格拉等大城市。偏远地区和乡村实际上落入曼·辛格的控制中。

曼·辛格也不急于攻城,而是巩固根据地,展力量。

"我们不需要击败帝国军,"他对部下说,"只需要让他们无法安心统治。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果然,帝国驻军因长期消耗,士气日益低落。许多士兵思乡心切,甚至出现逃兵。

就在僵持不下之际,一个意外转机出现。

帝国探矿队在拉贾斯坦现大型银矿。王十三立即意识到其战略价值。

"若控制此矿,不仅可解决军费问题,更能吸引移民,巩固统治。"他下令加大开采力度。

曼·辛格也意识到银矿的重要性。他组织兵力袭击矿场,破坏开采。

银矿争夺成为新的焦点。

帝国军重兵防守银矿,曼·辛格则不断骚扰。游击战进入新阶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