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巡检从九品 > 第132章 陈祖义(第1页)

第132章 陈祖义(第1页)

北海的冰风裹着咸腥,像无数把碎刀刮在埃里希·冯·科勒的脸上。他站在“破浪号”的甲板上,苍白色的皮肤在铅灰色天幕下泛着冷光,近两米的魁梧身躯如铁塔般杵着,肩甲上那道深可见骨的旧疤——当年丹麦人战斧留下的印记,此刻正随着他粗重的呼吸微微起伏。

“大人,帝国军的‘青龙舰’追上来了!”了望手的嘶吼被风浪撕碎,埃里希眯起眼,望向海平面尽头那抹刺目的赤红色——那是大中华帝国海军的标志,像一团烧不尽的野火,正从北海的冰原上蔓延过来。

三天前,他率领的维塔利安兄弟会残余船队还剩三艘武装商船,两百多个弟兄都是从波罗的海的血海里爬出来的狠角色。可帝国军的“清海行动”来得比北海的暴雪还急,炮火像惊雷般砸在船板上,木屑与血肉混着碎冰飞溅,兄弟们的惨叫被炮声吞没时,埃里希才真正明白,那个叫王十三的男人统一全球后,这支帝国海军早已不是他们能抗衡的。

“弃船!带火炮走!”埃里希拔出腰间重剑,剑刃上还沾着前一晚斩杀帝国兵的血,他挥剑斩断缠绕在桅杆上的绳索,看着最后一艘商船在炮火中炸裂,火光映亮他毫无表情的脸。一名部下被弹片击中腹部,捂着伤口哀嚎,埃里希走过去,单手将他扛到仅存的快船上,指尖沾了血也浑然不觉——自少年时肩胛被战斧劈中、神经受损后,疼痛对他而言早已是陌生的东西。

快船在冰海中颠簸,四十七个弟兄挤在船舱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绝望。埃里希靠在船舷上,摸着怀里那张三分之一的海图——那是他从家族书房里带出来的,标记着从北海到南海的航道。他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科勒家的人,要么在海上活,要么在海上死。”可如今,北海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了。

“大人,我们去哪?”一个金少年颤声问,他是船队里最年轻的,才十六岁。埃里希低头看着他,苍白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柔和:“去南海,那里有片没被帝国军完全围住的海。”

快船借着北海的洋流,一路向西。

白天躲着帝国军的巡逻舰,夜里靠星光辨别方向,食物吃完了就捞海里的鱼,淡水喝完了就接雨水。埃里希始终站在船头,像一尊白色的雕像,弟兄们看着他,心里才勉强有了点底气——他们早习惯了这个“白鬼”的强悍,习惯了他被刀剑划伤、被火炮烫伤都面不改色的模样,仿佛只要有他在,就算是漂到天涯海角,也能找到一条活路。

半个月后,当快船驶入南海海域时,埃里希终于闻到了不同于北海的湿热气息。他看着远处的岛礁,正想让弟兄们靠岸补充淡水,却突然抬手示意所有人噤声——岛礁旁停着两艘小船,船板上堆着伪装的草垛,草垛下隐约能看到寒光闪烁的刀。

“是敌人?”部下握紧了战斧,埃里希却摇头。他见过帝国军的船,那都是制式的大船,绝不会用这么简陋的伪装。他想起出前听到的传闻,说南海有个叫陈祖义的海盗,手下人不多,却擅长“打了就跑”,连帝国军都抓不住他。

“放下武器。”埃里希率先把重剑插回剑鞘,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喊了一声。对岸的小船里顿时传来动静,一个身材精瘦、满脸胡茬的男人走了出来,手里握着一把弯刀,眼神像鹰隼般锐利——正是陈祖义。

陈祖义看着这群金碧眼的欧洲人,又看了看埃里希那异常魁梧的身形和苍白的皮肤,眉头皱得很紧:“你们是谁?从哪来?”

“埃里希·冯·科勒,维塔利安兄弟会的。”埃里希跳上岛礁,脚步沉稳,“从北海来,想入伙。”

陈祖义的船队里,八十多个弟兄都围了过来,个个带伤,有的手臂缠着破布,有的腿上还渗着血——他们刚从帝国军的追击中逃出来,物资所剩无几,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听到埃里希要入伙,有人当场就骂了起来:“这群洋鬼子看着就扎眼,帝国军要是看到他们,咱们藏都藏不住!”

陈祖义没说话,只是盯着埃里希。他在南海混了这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却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皮肤白得像纸,个子高得能顶得上两个普通水手,眼神里没有丝毫惧意,反而透着一股狠劲。

“入伙可以,”陈祖义把玩着手里的弯刀,“但你得让我看看,你们有什么用。”

埃里希没说话,只是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那是他少年时的战利品,刀身窄而锋利。他抬手,匕直接划向自己的左臂,鲜血瞬间涌了出来,顺着手臂滴在沙地上,染红了一片。

陈祖义的弟兄们都看呆了,连陈祖义都眯起了眼。埃里希却像没事人一样,笑着用家乡语说了句:“这点伤,不如波罗的海的浪花疼。”然后又用汉语重复了一遍,声音平静得像在说今天的天气。

“你……不疼?”一个年轻的海盗结结巴巴地问。埃里希点头,伸手从伤口里挑出一点碎皮,动作随意得像是在拔草:“小时候被战斧劈中肩胛,神经坏了,从此就不知道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祖义走到他身边,看着那道还在流血的伤口,又看了看埃里希毫无表情的脸,心里不禁有些动容。他在海上这么多年,见过不怕死的,却没见过不怕疼的——这种人,在战场上就是不要命的狠角色。

“光不怕疼没用,”陈祖义收起弯刀,“我们在南海靠的是‘打了就跑’,你们这些欧洲人,懂怎么在南海的暗礁里躲帝国军吗?”

“懂。”埃里希从怀里掏出那张三分之一的海图,又指了指自己的弟兄,“我们有三门欧洲造的小型火炮,是突围时拼死保住的。另外,我知道怎么用冰期航道的经验,找南海的季风和暗礁——就像在波罗的海找冰缝一样,能让船跑得更快,躲得更隐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们还会北海的夜袭战术,用快船靠近敌船,钩爪攀上去,短柄战斧近战突破。你们的游击战法,和我们的战术能合得来。”

陈祖义看着海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又看了看埃里希身后那些虽然疲惫、却依旧握着武器的欧洲弟兄,心里渐渐有了主意。他知道,自己的船队现在缺的就是武器和能打硬仗的人,埃里希带来的不仅是火炮和战术,还有一股能提振士气的狠劲。

“好,我收你们。”陈祖义伸出手,“埃里希是吧?从今天起,你当先锋队长,负责训练弟兄们近战和夜袭。”

埃里希握住他的手,他的手掌粗糙而有力,陈祖义能感觉到他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握剑、掌舵留下的痕迹。“多谢领。”埃里希的汉语依旧生硬,却透着一股真诚。

一旁的弟兄们还有些不服气,有人小声嘀咕:“一个洋鬼子当先锋队长,咱们凭什么听他的?”陈祖义瞪了那人一眼:“等他打几场胜仗,你们就知道凭什么了。”

当天晚上,两拨人在岛礁上生火做饭,埃里希的弟兄们拿出欧洲的熏肉,陈祖义的弟兄们则拿出晒干的鱼干,虽然语言不通,却借着篝火的光,比划着交流起各自在海上的经历。埃里希坐在篝火旁,看着远处的海面,心里忽然有了一种久违的踏实——或许,南海真的能成为他们的新家。

入伙后的第三天,陈祖义的船队在南海的一座小岛旁休整,突然听到了望手的呼喊:“不好!是帝国军的巡逻船!三艘!”

所有人都慌了,刚平复下去的恐惧又涌了上来。陈祖义跑到船头,用望远镜一看,果然看到三艘帝国军的巡逻船正朝着他们的方向驶来,船帆上的赤红色标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准备躲进暗礁区!”陈祖义喊道,他的船队最擅长利用暗礁躲避,可这次帝国军的巡逻船来得太快,眼看就要追上了。

“领,让我去。”埃里希走了过来,手里握着重剑,身后跟着他的四十七个弟兄,每个人都握紧了武器,眼神坚定。“我带快船去拦他们,用火炮轰断他们的桅杆,你们趁机躲进暗礁。”

陈祖义犹豫了一下,他知道埃里希不怕死,可帝国军的巡逻船火力不弱,就这么冲上去,太危险了。“他们有三艘船,你们只有一艘快船……”

“够了。”埃里希打断他,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在北海,我们用一艘船,躲过十艘帝国军的船。”

陈祖义看着他,最终点了点头:“小心点,我们在暗礁区等你。”

埃里希的快船冲了出去,朝着帝国军的巡逻船驶去。黄昏的雾气渐渐升了起来,笼罩着海面,正好掩护了快船的行踪。埃里希站在船头,指挥着手下调整火炮的角度——那三门欧洲造的小型火炮,虽然不如帝国军的大炮威力强,却比他们的火炮更灵活。

“放!”埃里希一声令下,火炮轰鸣,炮弹朝着最前面那艘帝国军的巡逻船飞去。只听“轰隆”一声,炮弹正好击中桅杆,桅杆断裂,帆布落了下来,挡住了帝国军的视线。

“冲上去!”埃里希拔出重剑,快船借着雾气,迅靠近那艘受损的巡逻船。他的弟兄们熟练地抛出钩爪,勾住敌船的船板,然后顺着绳索爬了上去。

帝国军的士兵反应过来,举着长枪冲了过来。埃里希第一个跳上敌船,重剑横扫,直接砍倒两名士兵。一名帝国军的长枪兵趁机刺向他的大腿,长枪穿透了他的裤子,扎进肉里,鲜血直流。可埃里希像是没感觉到一样,反手一剑,斩下了那名士兵的头颅。

“白鬼!是白鬼!”有帝国军的士兵认出了他——北海的传闻早就传到了南海,说有个不怕疼的欧洲海盗,像鬼一样难缠。士兵们顿时慌了,士气大跌。

埃里希在敌船上厮杀,重剑每一次落下,都能带起一片血花。他的弟兄们也个个勇猛,用短柄战斧劈开帝国军的防线,与敌人近战缠斗。另一艘帝国军的巡逻船想过来支援,却被雾气挡住了方向,还差点撞上暗礁。

半个时辰后,那艘受损的巡逻船彻底被控制住。埃里希站在船板上,大腿上的伤口还在流血,他却毫不在意,只是用剑指着剩下的两名帝国军士兵:“投降,或者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士兵们看着他满身是血、却眼神依旧锐利的模样,吓得腿都软了,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埃里希让人把缴获的物资搬到快船上,又俘虏了五名帝国军的水手——他们或许能从这些水手嘴里,问出帝国军在南海的布防情况。

当埃里希的快船驶进暗礁区,回到陈祖义身边时,陈祖义的弟兄们都围了过来,看着他大腿上的伤口,又看了看船上的物资和俘虏,眼里满是敬佩。

“埃里希队长,你太厉害了!”之前那个不服气的海盗,此刻也忍不住称赞道。埃里希笑了笑,没说话,只是走到陈祖义身边:“领,我们安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