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润喉糖多少钱一盒 > 第 23 章(第1页)

第 23 章(第1页)

第23章

绍兴的清晨,是被橹声划开的。

方知有带着金胜昔,穿过几条幽静的老巷,巷子两边是斑驳的白色马头墙,墙角滋着湿润的青苔。空气里弥漫着河水特有的丶略带腥甜的气息,混合着早点摊传来的食物香气。

他们去的早市不在游客聚集的主街,而是藏在一片老居民区深处,沿河而设。

长长的青石板路两侧,摆满了各式摊位:带着露水的蔬菜丶活蹦乱跳的河鲜丶现场制作的印糕丶散发着诱人酱香的摊位上挂着油光发亮的酱鸭丶腊肠。小贩的吆喝声丶居民的讨价还价声丶乌篷船发动机的突突声……交织成一曲生动而嘈杂的市井交响乐。

金胜昔好奇地东张西望,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这一切对他而言,新鲜而充满生命力。他下意识地又想去摸那个笔记本,想记录下这沸腾的生活图景。

“先吃东西。”方知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熟门熟路地带着金胜昔挤到一个摊位前,“这里的豆腐脑和葱包烩,是一绝。”

两人在摊位旁低矮的小木桌边坐下。方知有自然地用本地方言跟老板点了餐,然後给金胜昔倒了一杯滚烫的丶用大壶装着的免费粗茶。

热乎乎的豆腐脑端上来,嫩滑如凝脂,浇上酱油丶榨菜末丶虾皮和葱花,咸香扑鼻。旁边的葱包烩炸得金黄酥脆,里面是满满的葱和肉馅。

金胜昔吃了一口豆腐脑,又咬了一口葱包烩,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好吃!”他含糊不清地赞叹,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方知有看着他毫不做作的吃相,眼神柔和。他自己吃得慢条斯理,偶尔会跟路过熟识的摊主点头打招呼,显然已是这里的常客。

“你好像……融入得很好。”金胜昔看着他与周遭环境浑然一体的样子,忍不住说。

方知有放下勺子,看着河面上缓缓驶过的乌篷船,声音平静:“一开始也不习惯。觉得太吵,太琐碎。後来发现,所谓意义,有时候就藏在这些吵闹和琐碎里。记录它们,理解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构建。”

他用筷子轻轻点了点盛葱包烩的盘子:“比如这个,它不只是一道小吃,背後是几代人的口味传承,是特定地理气候下的物産选择,甚至是本地人性格里某种务实与精巧的体现。”

金胜昔听着他这番“小吃现象学”,忍不住笑了。笑容里带着欣赏和一种“果然还是他”的安心感。

“看来方编研员收获不小。”他打趣道。

方知有擡眼看他,嘴角微扬:“不及金主播,声入人心。”

一句轻轻的调侃,让金胜昔耳根微热,心里却甜得像是又吃了一勺豆腐脑。

吃完早餐,两人沿着河岸慢慢走。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也洒在并肩而行的两人身上。他们聊着天,内容琐碎而随意,从某种没见过的小菜,到某座石桥的传说,再到金胜昔明天要采访的那位老艺人。

没有刻意营造氛围,但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昵,已经在晨光与烟火气中悄然滋生。方知有会下意识地走在靠河的一侧,金胜昔则会因为某个有趣的发现而轻轻拉一下他的衣袖。

走到一座拱形石桥下,金胜昔停下脚步,看着桥洞石壁上茂盛的蕨类植物。

“你看,”他指着那些在幽暗处依然生机勃勃的绿色,“像不像……另一种形式的归处?不需要阳光万丈,就在这潮湿的角落里,也能活得很好。”

方知有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点了点头。然後,他转过头,目光落在金胜昔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的侧脸上,忽然轻声说:

“你变了很多。”

金胜昔心头一动,也转过头看他:“变好还是变坏?”

方知有摇了摇头,眼神深邃而专注:“不是好坏。是变得更像你自己了。更柔软,也更坚定。”

他的目光太直接,太认真,里面蕴含的东西太多,让金胜昔一时有些招架不住,心跳骤然失序。他张了张嘴,想说什麽,却发现词汇匮乏。

就在这时,方知有却自然地移开了目光,仿佛刚才那句近乎剖白的话只是随口一提。他指了指前方:“前面有家做手工藕粉的,要去看看吗?”

“……好。”金胜昔压下心中的悸动,跟了上去。

心底那份甜,却因为这句突如其来的丶真挚的“评价”,而变得更加浓稠,更加真实。

青石板路向前延伸,水声潺潺,晨光正好。感情的藤蔓,在绍兴这座水乡古城的清晨里,沿着生活的缝隙,悄然攀爬,缠绕生长。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