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润喉糖功效 > 第 22 章(第1页)

第 22 章(第1页)

第22章

南方的深秋,空气是湿润的,带着植物蒸腾的暖意,与北京的干冷截然不同。金胜昔拖着行李箱走出绍兴站,一股混合着泥土和淡淡桂花香的风扑面而来,让他恍惚了一瞬。

他按照方知有发来的地址,找到了一家临河而建的旧书店咖啡馆。木质的招牌,爬满了绿植的墙壁,推开门,风铃叮当作响。店内光线昏黄,书香与咖啡香萦绕在一起,安静得只有翻书的沙沙声。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靠窗位置的方知有。

他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棉麻衬衫,依旧是柔软的卷发,看起来比一年前更清瘦了些,正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旧书,手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腕上的木珠在窗外透进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心跳,毫无预兆地漏了一拍。

金胜昔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

脚步声让方知有擡起头。四目相对的瞬间,时间仿佛被微妙地拉长。方知有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丶类似惊讶的情绪,随即化为一种沉静的丶带着暖意的了然。他没有起身,只是将书轻轻合上,推了推对面位置的椅子。

“来了。”他的声音和记忆中一样平稳,却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嗯。”金胜昔放下行李,在他对面坐下。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却并非尴尬,更像是一种……正在重新校准频率的默契。

“这里环境不错。”金胜昔环顾四周,找了个安全的话题。

“嗯。书不错,薄荷茶也很好。”方知有将手边一个白色的小瓷杯推到他面前,里面是清澈的丶飘着几片鲜嫩薄荷叶的茶水,“尝尝?本地産的薄荷。”

金胜昔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清冽微甜的滋味带着浓郁的薄荷香气,瞬间滋润了他旅途的干渴,也奇异地安抚了他有些纷乱的心绪。

“好喝。”他由衷地说,放下杯子,目光落在方知有合上的那本书上——

《县城民俗考》。

“你的新领域?”

“算是。记录一些快被忘记的东西。”方知有顿了顿,看向他,“你的《归处》,我每期都听。”

金胜昔的心像是被羽毛轻轻搔了一下,一种微妙的甜意悄然蔓延。

“是吗?感觉怎麽样?”

“很好。”方知有的评价依旧简洁,却目光诚恳,“比以前的段子,更有力量。”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那扇分隔了一年的门。他们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金胜昔说起转型初期的艰难和困惑,说起那些普通受访者带给他的震撼;方知有则谈起编修地方志的琐碎与乐趣,谈起在乡野走访时听到的奇闻轶事。

没有刻意的倾诉,也没有激动的重逢感言,只是平静地交换着彼此这一年的生活轨迹。但每一个眼神,每一次短暂的停顿,都仿佛在说:看,我没有停滞,我在努力生长,而我,也一直在关注着你的生长。

阳光透过窗户,在古老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咖啡馆里流淌着低回的爵士乐。

金胜昔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了那个皮质笔记本,放在了桌上。

“这个,”他指了指笔记本,“现在不记‘迷惑行为’了。记一些……感受。路上的,还有……别的。”

方知有的目光落在那个熟悉的笔记本上,眼神柔和。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封面上那些磨损的痕迹,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摸一段珍贵的记忆。

“它看起来,”方知有擡起眼,看向金胜昔,嘴角勾起一个清浅的丶却无比真实的弧度,“经历了很多。”

“是啊。”金胜昔看着他那个罕见的笑容,感觉自己的心脏像被泡在了温热的蜂蜜水里,软得一塌糊涂。他鼓起勇气,补充了一句,声音放得很轻,“和我一起。”

这句话里的暗示,几乎不言自明。

方知有没有回避他的目光,也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金胜昔,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翻涌着复杂而深沉的情绪,有欣慰,有触动,还有一种……同样小心翼翼的确认。

过了一会儿,他才收回目光,重新落在那本笔记本上,轻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一个郑重的回答:

“嗯。很好。”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让金胜昔悬着的心,稳稳地落回了实处。一股巨大的丶甜暖的洪流冲遍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知道,他们之间,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告白。这种心照不宣的确认,这种沉淀了一年却未曾褪色的默契,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你这次来,待几天?”方知有转换了话题,语气恢复了平时的自然。

“三天。采访安排在明天下午。”

“嗯。那我……”方知有略微沉吟了一下,像是在做一个决定,“明天早上,带你去个地方?一个本地人才知道的早市,有很多老手艺和小吃。”

这是一种邀请。超越旧友重逢的丶带着分享生活意味的邀请。

金胜昔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点头:“好!”

笑容在他脸上绽开,带着一种毫无阴霾的丶纯粹的喜悦,像拨云见日的阳光,明亮得晃眼。

方知有看着他毫不掩饰的笑容,怔了一下,随即,那清浅的弧度再次在他嘴角漾开,这一次,更加明显,更加温暖。

窗外的河水静静流淌,咖啡馆里的时光温柔缱绻。重逢的试探在薄荷茶的清香和旧笔记本的沉默中,悄然完成。接下来的三天,仿佛注定将成为另一段甜蜜“旅程”的开始。这一次,没有风沙,没有断头路,只有浸润在南方暖阳与人间烟火里的丶缓缓流淌的真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