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重生之我在三国能升级 > 第110章 鹰涧布阵荆襄风雷(第1页)

第110章 鹰涧布阵荆襄风雷(第1页)

林凡放弃博望坡、全军退守鹰嘴涧的军令,如同在即将沸腾的油锅中陡然投入一块寒冰,在残存的南阳军将士心中激起了剧烈的震荡与难以抑制的恐慌。鹰嘴涧,此地名便透着不祥,三面皆是猿猴难攀的陡峭崖壁,岩色苍黑,如刀劈斧凿,仅有正面一道宽不过数十步的狭窄谷口通往外界。谷内虽有溪流穿过,但地势逼仄回转,大军驻扎其中,辎重难以展开,骑兵更无用武之地,一旦被敌军堵死谷口,便是粮尽粮绝、坐以待毙之局,与自投罗网何异?

“军师!万万不可啊!鹰嘴涧乃绝地,自古兵家所忌!我军一旦入内,则生机尽断,无异于引颈就戮!”一位头花白的老将踉跄出列,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他指着帐外博望坡的方向,“昨夜弟兄们尚能浴血奋战,击退曹军,为何今日便要自弃险隘,退守死地?末将……末将实在不解!”

“是啊,军师!我等宁愿战死在博望坡,马革裹尸,也好过被困死在那暗无天日的山涧里,活活饿死!”

“军师,是否再斟酌一番?或许尚有他策……”

“曹仁若见我军退入绝地,必然全力围困,届时插翅难飞啊!”

质疑、恳求甚至带着一丝绝望的声音在临时中军帐内此起彼伏,众将脸上写满了惶惑、不甘与深深的不解。昨夜的惨胜尚且保留了一丝尊严与希望,如今这看似自寻死路的命令,几乎要将他们最后的心气也彻底摧毁。

林凡立于帐中核心,身形挺拔如松,任凭周遭声浪汹涌,他面色却沉静得如同古井深潭,不起丝毫波澜。对于众人的激烈反应,他并未急于解释,更未动怒,只是用那双仿佛能勘破迷雾、洞悉未来的眼眸,缓缓扫过每一张因焦虑而扭曲的面庞。待声浪稍歇,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执行命令。放弃所有非必要的笨重辎重,轻装简从。伤兵弟兄,务必优先撤离,妥善照顾。”他顿了顿,语气陡然转为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自有破敌良策,鹰嘴涧,在尔等眼中是绝地,在我眼中,却可能是扭转乾坤、埋葬曹仁精锐的……风水宝地!”

他没有,也不能在此刻透露诸葛亮的锦囊妙计。那计策太过惊世骇俗,每一步都行走在万丈深渊的边缘,其成功与否,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后续诸多难以掌控的变数。此刻若和盘托出,非但不能安定军心,反而可能因计策的极端冒险性而引更大的恐慌与骚动。他需要的,是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部下绝对的信赖与无条件的服从。所幸,林凡自崛起以来,屡创奇迹,算无遗策所积累的赫赫威望,在此刻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尽管满腹疑窦,心沉似铁,众将在他那坚定如磐石的目光注视下,最终还是将所有的质疑与恐惧强行压下,纷纷抱拳领命,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转身出帐,开始组织这场看似有死无生的战略撤退。

撤退的过程,紧张、有序,却又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悲凉与压抑。士卒们沉默地收拾着仅存的、赖以保命的兵甲和少许干粮,动作机械而麻木。他们互相搀扶着伤势轻重不一的同伴,偶尔回头,望向那曾经浴血奋战、承载了无数袍泽性命、如今却要主动放弃的博望坡残破壁垒,眼神中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对逝去战友的哀悼,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更有对这匪夷所思命令的深深茫然。林凡亲自走在队伍的最后方,担任断后之责。残阳如血,将他挺拔而孤寂的身影拉得极长,投射在满是战争创伤的土地上。那身影,在血色黄昏中,显得异常单薄,却又透出一股一往无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与决绝。

就在南阳军偃旗息鼓,悄然撤向那命运未卜的鹰嘴涧的同时,相隔不远的曹军大营,也并非铁板一块,平静无波。

中军大帐内,炭火盆燃烧正旺,驱散着初春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将领们心头的疑云。曹仁身披常甲,端坐于主位之上,一手按着腰间佩剑,一手无意识地捻着浓密的短须,听着斥候关于南阳军异动的详细汇报,他那张惯常沉稳如山岳的脸上,此刻也布满了化不开的凝重与深深的疑惑。

“林凡……放弃了博望坡,全军退守鹰嘴涧?”曹仁低声重复着这个信息,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据某所知,林凡绝非庸碌怯战之辈,其用兵往往奇正相合,诡诈难测。此前博望坡之战,其军虽伤亡惨重,但尚有余力反击,如今却主动放弃经营已久的防线,退入一处兵家死地?此事实在是……有违常理,不合逻辑。”

“将军!”一员性情急躁的裨将按捺不住,出列抱拳,声若洪钟,脸上充满了猎手看到猎物走入陷阱般的兴奋,“此必是那林凡连番受挫,已然胆寒!加之其粮草不济,士卒疲惫,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再守博望坡这等开阔战线,故不得已退守绝地,欲凭险苟延残喘!此乃天赐良机也!末将不才,愿亲率一支轻骑精锐,即刻出,衔尾猛击,必可趁其阵脚未稳,一举击溃其军,将那林凡生擒活捉,献于麾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将军所言极是!”另一员将领附和道,“鹰嘴涧虽是绝地,却也意味着林凡再无退路!我军只需堵死谷口,困也能将其困死!何须冒险强攻?如今我军新得叶城援兵三千,士气正旺,正当一鼓作气,毕其功于一役!”

帐内主战之声一时高涨,许多将领眼中都燃起了建功立业的渴望。然而,曹仁却缓缓抬起了手,制止了众人的请战之声。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帐内众将,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诸位稍安勿躁。林凡此人,狡黠如狐,悍勇如狼,岂会行此无异于自戕之举?某观其用兵,每每于不可能处创造可能。此番退守鹰嘴涧,看似自陷死路,但焉知不是其故意示弱,诱我大军轻敌冒进,而后利用涧内复杂地形,设下重重埋伏,欲与我军进行最残酷的消耗战?甚至……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诱饵,其真正杀招,或许隐于他处!”

副将吕虔闻言,脸上掠过一丝不以为然的神色,他拱手道:“将军是否过于高估那林凡了?诚然,彼曾有些许微末之功,然则如今形势比人强!其军新败,折损颇巨,粮草辎重更是捉襟见肘,此乃确凿无疑之事。退守绝地,或许正是其黔驴技穷、穷途末路之下的无奈选择。即便其内藏些许奸计,在我绝对优势兵力面前,又能掀起多大风浪?我军挟大胜之威,兵精粮足,正宜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其彻底碾碎,永绝后患!若因迟疑而错失良机,让其得以喘息,或另生枝节,岂非可惜?”

帐内将领顿时分为两派,一方支持吕虔,主张立刻进攻,一方支持曹仁,认为应当谨慎,争论之声再起。曹仁沉吟不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案几地图上划过,目光死死盯住鹰嘴涧的位置,仿佛要透过地图,看穿林凡的真实意图。他总觉得,林凡这步棋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的、他尚未洞察的杀机。

“报——!”就在此时,一名浑身带着山林湿气的哨探急匆匆闯入帐内,单膝跪地,声音急促,“启禀将军!现南阳军小股部队,约百人,由林凡亲卫统领徐凡率领,悄然脱离其主力大队,沿西南方向山林潜行,其行动极为诡秘迅捷,似有特殊使命!”

“徐凡?林凡的心腹亲卫统领?”曹仁眼中精光爆射,立刻抓住了这个极其不寻常的信号,“西南方向?那是通往……宛城腹地?还是意图绕道,联络外界可能的援军?”他心念电转,瞬间做出了决断,“立刻派两队最精锐的斥候,配备良驹,给我死死盯住他们!务必查明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和真实意图!另外,传令全军,暂缓对鹰嘴涧的进攻部署,大军前移至谷口外三里处扎营,多设鹿角、拒马、哨卡,深挖壕沟,严密监视谷内动向!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接战!”

曹仁的决策,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沉稳与老辣。他既要防止在情况不明时贸然进攻可能遭遇的埋伏,也要全力查明那支神秘小队背后的图谋,更要牢牢困住林凡的主力,以静制动,等待局势的进一步展,捕捉那决定性的战机。然而,他这份出于谨慎的按兵不动,却也恰恰给了退入鹰嘴涧的林凡及其残军,最为宝贵的喘息与布署时间。

鹰嘴涧内,光线因崖壁遮挡而显得晦暗不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隐隐的血腥味。林凡正争分夺秒地利用这狭窄险要的地形,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布置。他的身影在略显昏暗的涧谷中穿梭,声音清晰而沉着,一条条命令迅下达并被严格执行。

“王校尉,带你的人,在谷口内侧五十步至一百步的区域,依托乱石和灌木,多设绊马索、铁藜蔾,陷坑不必过深,但要足够隐秘,以迟滞敌军先锋骑兵冲击为要。”

“李都尉,弓弩手全部调配至两侧崖壁中段那些天然形成的石台和洞穴之中,注意利用植被和岩体进行隐蔽,没有我的旗号命令,绝不许擅自暴露位置,违令者斩!”

“将营中所有剩余的火油、硝石、硫磺等引火之物,全部集中起来,由工兵营负责,埋设于谷口内侧我标注的那几片区域,引线务必用竹管或油布保护好,确保万无一失!”

“伤兵营全部转移至最内侧那几处干燥通风的天然洞穴,派一队可靠的老兵负责守卫,并确保水源洁净,优先供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