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重生三国之我做主 > 第55章 兵临城下玺诏催命(第1页)

第55章 兵临城下玺诏催命(第1页)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彻底被地平线吞没,暮色如同巨大的鸦翼,缓缓笼罩了伏牛山内外血腥的战场。喧嚣与厮杀声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令人窒息的死寂,以及弥漫在空气中、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焦糊气味。

纪灵的大军并未离去。数万人的营盘在原野上铺陈开来,连绵的灯火如同星海落地,与远处宛城城头那稀疏黯淡的火光形成了鲜明而压抑的对比。那沉默的军阵,那如林的刀枪,无声地散着冰冷的杀意,仿佛一头匍匐在黑暗中的洪荒巨兽,随时会暴起噬人。

宛城,太守府。

灯火通明,却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刘擎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用力攥着扶手,指节因过度用力而白。徐庶、石韬、高顺、周卓等核心文武分列两侧,人人面色沉肃,眉头紧锁。

高顺已经简要汇报了伏牛山之战的最终结果:重创贼寇,迫其遁入深山,但贼狼面人逃脱;几乎全歼蔡中所部,蔡中本人如同丧家之犬,被陷阵营“救”回后,就一直缩在驿馆里瑟瑟抖,形同痴呆。

这本是一场战术上的胜利,借助林凡的计策,成功实现了“借刀杀人”、“驱虎吞狼”的战略意图,重创了内外两股敌人。然而,纪灵大军的意外出现和兵临城下,却让这场胜利的味道变得无比苦涩,甚至将整个南郡瞬间推到了悬崖边缘。

“纪灵大军……数万之众……兵临城下……”刘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重复着这个令人绝望的事实,“军师,我等如今该如何是好?宛城兵力,满打满算不过数千,如何能抵挡纪灵数万虎狼之师?”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林凡。这位年轻的军师,此刻脸上也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清澈而锐利,如同淬火的寒星。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走到厅堂一侧的巨幅荆州舆图前,目光久久凝视着代表纪灵大军的那片区域以及其身后的南阳方向。

“纪灵为何不立刻攻城?”林凡忽然开口,问了一个似乎与当前危机无关的问题。

众人一愣。徐庶沉吟道:“其初至,不明我军虚实,需时间扎营、探查。且其主帅纪灵,并非纯粹莽夫,用兵向来谨慎。”

“不错。”林凡点头,手指点向地图上纪灵大营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他的目标,并非我小小的南郡,至少不完全是。”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袁术僭号称帝,其心膨胀,所欲者乃是整个荆州,乃至天下!纪灵作为其麾下第一大将,此番南下,要任务乃是震慑刘表,试探荆州虚实,为其后续大军南下开辟通道乃至寻找决战之机。我南郡,不过是其南下路上的一颗钉子,顺手拔除则可,若需耗费太多时间和兵力,于其全局战略而言,并非上选。”

“军师的意思是……纪灵可能会绕开宛城?”刘擎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不会。”林凡果断摇头,“宛城控扼要道,乃南下襄阳必经之路之一。纪灵不会容许后方存在我军这样一支‘讨逆’旗帜鲜明的势力,威胁其粮道和安全。他必欲除之而后快。”

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刘擎脸色更加苍白。

“但是,”林凡话锋一转,“正如元直所言,纪灵用兵谨慎。他不愿付出太大代价,更不愿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反被襄阳刘表抓住机会反击。所以,他此刻按兵不动,其一是在休整部队,勘察地形;其二,也是在等待。”

“等待什么?”周卓忍不住问道。

“等待我们露出破绽,等待我们内部崩溃,或者……”林凡目光深邃,“等待来自寿春的最新命令。袁术刚刚称帝,人心未附,四方皆敌,其对于前线将领的指令,很可能朝令夕改,充满不确定性。”

一番分析,抽丝剥茧,将纪灵的意图和顾虑剖析得清清楚楚,让众人慌乱的心绪稍稍安定,至少明白了对手并非不可战胜的天兵,也有其弱点和顾虑。

“那……我们当下该做什么?”石韬问道,声音依旧沉重。

“固守!示弱!拖延!”林凡斩钉截铁,吐出六个字。

“固守,无需多言。高顺将军,城防交由你全权负责!动员一切可动员之力,加固城防,储备滚木礌石、火油金汁,检查军械弓弩。征调城中青壮协助守城。我要宛城在最短时间内,变成一座刺猬般的堡垒!”

“周卓将军,侦骑尽出,严密监控纪灵大营一举一动,其兵力调动、粮草运输、营盘布局,事无巨细,皆需报我!同时,彻底清扫城外十里,实行坚壁清野,不给敌军留下任何可资利用之物!”

“文向(石韬),内政后勤,重中之重!再次核查府库粮草军械,统一调配,实行战时配给制。稳定物价,安抚民心,严防奸细煽动破坏。必要时,可动用非常手段!”

“元直,‘暗羽’活动需加倍!重点渗透纪灵大营,散播流言,夸大我军实力,制造其内部疑虑。同时,设法与南阳境内那些可能与袁术离心者取得联系,哪怕只是埋下种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从林凡口中出。众人领命,纷纷起身,准备立刻执行。

“主公,”林凡最后看向刘擎,“您需即刻修书一封,遣心腹死士,不惜一切代价送往襄阳刘表处。”

“哦?内容如何?”刘擎精神一振。

“内容很简单:陈述纪灵大军压境,南郡危在旦夕,我郡军民誓死抗敌,为国守土。然敌众我寡,悬殊巨大。请州牧大人援兵!若宛城失守,则荆州北大门洞开,纪灵大军可长驱直入,兵临襄阳城下!届时悔之晚矣!”林凡沉声道,“信中语气要急切,要悲壮,要凸显我南郡为荆州屏障之重要性!这是阳谋,逼刘表做出抉择!他若还想保住荆州,就不能坐视宛城陷落!”

“好!我这就写!”刘擎立刻走到书案前。

接下来的两日,宛城内外,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弓弦,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城内,一派忙碌景象。军民同心,在高顺的指挥下,日夜不停地加固着城墙,搬运守城物资。街道上巡逻的队明显增多,石韬颁布的战时法令得到了严格执行,市面虽然冷清,却秩序井然,并未出现大规模恐慌。林凡每日必亲自巡视城防,他的镇定自若,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民心。

城外,纪灵的大营依旧沉默,但小规模的试探已经开始。游骑斥候之间的交锋几乎每日都在生,互有死伤。周卓的侦骑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也带回了纪灵大营的详细布局图:中军坚固,两翼拱卫,粮草囤积于后军,防卫森严,并无明显破绽。

纪灵似乎极有耐心,并不急于动进攻,只是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骚扰宛城周边,测试守军的反应和防御强度。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反而更让人感到压抑。

第三日清晨,一骑快马自北而来,冲破纪灵游骑的零星拦截,带着满身尘土和血迹,疯狂地冲入宛城。马上骑士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手中高举着一卷明黄色的绢帛,嘶声力竭地大喊:“寿春急报!仲氏皇帝诏书!要刘擎、林凡接旨!”

消息瞬间传遍全城,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太守府内,林凡与刘擎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该来的,终于来了。

那使者被带入府中,虽然狼狈,却强撑着架势,展开那卷明黄诏书,尖着嗓子宣读起来。诏书辞藻华丽,却通篇皆是傲慢与威胁。先是斥责刘擎、林凡不识天命,对抗天兵,罪大恶极。继而笔锋一转,以“仲氏皇帝”袁术的名义,许下高官厚禄(刘擎可为征南将军,林凡可为尚书仆射),要求南郡即刻开城投降,效忠新朝。最后限令三日之内给出答复,若逾期不降,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宣读完毕,那使者昂着头,带着施舍般的语气道:“刘太守,林军师,陛下宽宏大量,既往不咎,此乃天恩浩荡!识时务者为俊杰,莫要自误,更勿误了满城百姓性命!”

大厅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刘擎和林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