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回国
“老师,我的论文写完发您了。”
“老师我也是。”
楼复新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闻言擡起头来,看到两名男生站在门口敲门,他门一直是开着的,“进来吧。”
俩人很有礼貌地走进来。
这俩学生是今年他招收的博士生,说来也挺有意思,矮个子男生是应届生专业分最高,但学术成果不多,另一个高个子的专业分最低,但非应届生,原本在一个高校任教,两年来没闲着,除去给本科生讲课之外,还一直在写各种论文投刊,所以成果分最高。等这俩人来学校报名之後楼复新才看出来,他俩是一对儿。
不过这俩学生应该不知道楼复新已经看出来了,俩人每次到楼复新面前,都会很不自然地拉开距离。这很正常,应届生一直没脱离学校,另一个硕士毕业之後就很快找到了高校任教的工作,严格来讲,这俩人都没怎麽接触过社会,身上有种象牙塔学生常见的稚拙气息。
楼复新点开文件,有时微信上不方便讲的论文,他会让学生来他办公室找他。这俩人总是一起交稿,他干脆成人之美,一起叫过来。毕竟他可不是什麽棒打鸳鸯的高中老师。
有关比较文学的论文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并不简单,楼复新跟他们强调,不仅要看核心期刊,还要看大量书籍,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永远都只能拾人牙慧,无法进行真正的创新。到了博士这一层面还没有创新的话,在学术的道路上是相当失败的。
楼复新看了眼时间,说道:“我有点事儿。”
高个学生立马说道:“那老师,我们就先不打扰您了!”
“啊,你俩可以和我一起去。”楼复新露出一个真切的笑容来:“我有个朋友,今天刚回国,你们要是有空,可以和我一起去接他。”
高个男说道:“是老师关系很好的朋友吗?”
楼复新点头,语气调侃道:“是我曾经喜欢过的朋友哦。”
两个男生都很惊讶:“老师您也有喜欢的人吗?一定是很优秀的女孩子吧?”
“男的。”
那俩男生僵在了那里。
“走吧,不过你俩要是有事可以不用跟着,我主要是想着路上也能和你们继续说一说,时间合理利用下。”
“我们不忙我们不忙!”俩人异口同声,纷纷産生了浓重的好奇之色。
直到他们坐上楼复新开的车,高个子才小声道:“老师没和他在一起吗?”
“没,他有男朋友。”楼复新笑道:“我更多是欣赏他。”
“他今年21岁,在去斯坦福做交换生之後,直接从本科拿到了硕士学位,只用了一年,还挺厉害的。”
两个男生睁大眼睛:“他只用了一年啊……那他成果一定特别好吧?”
“发了几篇很不错的期刊,智商很高,阅读量也够。”
楼复新在学术界一向眼高于顶,能让他认为很不错的,想必是那几家知名期刊的成果。
“那他回国之後,是继续考博还是怎麽做?也是您带吗?我们是不是有机会和他一起学习了?”
b大并不缺天才学霸,所以两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一设定,只是很好奇到底是什麽样的长相,才能让他们的老师亲口承认喜欢。毕竟他们导师是整个学校都有名的帅哥,他们也从没见过楼复新有任何的暧昧对象,今天这才知道,原来是有个白月光。
“不知道,我还没问他下一步打算。”
机场有很多人,不少还举着牌子,估计也是接回国的留学生。楼复新个子很高,他摘下口罩之後,面部识别度就更高了,他还特意穿了一身白衣服,生怕对方认不出他。
两个男学生在那里小声窃窃私语,一直到有个穿着一身黑衣的男青年走过来,脸上戴着大大的黑色口罩。
那男生过来之後,叫了声“楼哥”,声音十分干净悦耳。
楼复新和他抱了一下,说道:“小温,欢迎回来。”
温存又看向这两个男生,楼复新说道:“是我的博士生。”
“你们好。”
“你好你好。”男生们注意到,这个人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他们从没见过这麽好看的眼睛,一时间都有些怔愣。
温存略微一挑眉,似乎是从俩人的社交距离中隐隐猜到了两人的关系,笑了笑,看向楼复新:“走吧。”
回去的路上,楼复新开车,温存坐在副驾驶,两个男生坐在後面。温存摘下口罩,看向车两边的场景,其实没太多不同,那边也有唐人街,遍地都是中国人,只是当他踏上自己国家的土地,还是会有些难明的感受,大概是心潮澎湃都复杂,像是积蓄了很多的情感无从宣泄,但他清楚,每每这样的情况最终都能够得到解决——他会逐渐消化掉这些感受,不会有什麽例外。
“这次就留在国内吗?”
“应该是的。”温存正在处理手机上的消息,刘凯乐和井雨问他什麽时候回国,白灿灿更是从几天前开始就一直问他,温存目前只告诉了楼复新一个人,倒不是因为温存现在和他们走的路线不同,就觉得和他们疏远,只是他留学期间一直频繁和楼复新联系,没想那麽多,打算回来之後再找他的朋友们。他主要是也担心像白灿灿那种张牙舞爪的性子,再对楼复新有什麽想法,他实在不想知道这俩人见面会是什麽场面。
“你瘦了啊,温存。”
“没瘦多少呀,也就几斤,视觉上几乎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