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首辅的农家妻 > ◇ 第69章啓蒙学堂(第1页)

◇ 第69章啓蒙学堂(第1页)

◇第69章啓蒙学堂

裴璟开口道:“我想在村里办个啓蒙学堂,但我年後还得去京城读书,所以,想请两位堂兄去学堂做啓蒙夫子。”

裴里正祖孙三人闻言全都惊讶的看向裴璟。

裴衍连忙道:“不行不行,我才疏学浅,又只有童生功名,怎麽能教人读书呢?”

裴源点头:“是啊,我们教人读书,不是误人子弟吗?”

裴里正也开始劝裴璟,“璟哥儿,你这两个堂兄说的对。虽说外面学堂也会有童生老爷做夫子,但童生只做辅教,主讲夫子还得是秀才。可一般的秀才,不是专心科举,就是在自家村子办学堂,若是想要请一个秀才相公来咱们裴家村做夫子,谈何容易。”

裴璟摇摇头,“二叔爷,衍哥源哥,你们理解错了,我要办的是啓蒙学堂。学堂中只收八岁以下孩童,只是给孩子们开蒙,不正经教人读书科举,所以二位堂兄完全能胜任夫子的工作。若是二位堂兄在教导孩童啓蒙时,发现有读书好苗子,完全可以再把天赋高的孩童举荐到府县私塾中读书。”

裴衍和裴源听完後相互对视一眼,若只是教导孩子们开蒙的话,他们的确能胜任。

裴里正听完後也一脸喜色,“好啊,好事啊。璟哥儿你这主意不错,给村里的孩子啓蒙,让孩子们多少认识几个字,等他们长大,好歹能看的懂契约文书,走出去也不至于被人骗了都不知道。”

裴璟:“是这个道理,况且还有关于投献的事。”

裴璟考上举人,有了功名,朝廷也给予了他一定的优免政策。

朝廷规定:教官丶监生丶举人各免粮五石,人丁五人。

现在裴璟比秀才时名下多了两个能免一切徭役和赋税的名额,早在裴璟考上举人後,在京城给陶小池的回信件,就说了要把这两个名额给大爹和小爹。

裴璟曾经亲口对陶小池说过,他会让大爹小爹安享晚年,这一点他已经开始做了。

至于免粮五石,并不是免去五石粮食的粮税,大周朝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拥有的土地,在原则上都必须缴纳每亩田三升的粮税。

免粮五石的意思是,免去缴纳分派五石粮食的土地,所需承担的力劳役和杂苛税。

大周朝一个人所需缴纳的杂苛税和承担的劳役强度,是和土地亩数绑定的。

一户人家名下的田地数目和人丁数越多,需要缴纳的杂税就越多,需承担的力役就越重。

一亩田需缴纳三升粮税,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一个举人可免去至少一百三十亩所带来的力役和杂苛税。

杂苛税如同大山一样压在平民百姓肩头,而力役则是会死人的,若是不想去服力役,就得花钱赎买。例如裴璟这个世界的父亲裴大山,就是在服沉重的力役时意外亡故。

当裴璟有了举人功名,便开始有人主动“投献”,把田地登记在裴璟名下,以求削减名下土地所带的过于沉重的徭役。

当然裴璟名下“投献”的土地多馀一百三十亩,而他只需要每年花钱赎买除去一百三十田以外,土地所需的杂苛税和力役。

面对有举人身份的裴璟,来收税的官差通常表现的十分和善,还会主动减去地方府衙巧立名目的收税,裴璟需要缴纳的钱也会比普通百姓要少,这就是如今他无形中所能享受“社会福利”。

裴里正知道,如今裴家户不少人家,包括自己家,都把田亩数记在了裴璟名下,如今已经登记了三百多亩。

通常情况“投献者”会把“投献田地”的五成或六成租子献给主家,而裴璟当时告诉陶小池的是,他一成投献都不要,可以免费让族人挂靠。

但裴璟了解裴里正的为人,裴里正是个聪明人绝对不会答应,果然在裴里正和几个族老的激烈讨论之下,最终给了陶小池三成。

裴里正叹气,“璟哥儿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也知道小池如今的买卖干的也不错。可你如今在京城读书,日後还要继续科举,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投献本就是惯例,送上门的好事,怎麽能拱手不要?”

裴璟顿了顿,“我只是,知道觉得自从我爹没了之後,几位长辈对我照顾颇多,我实在是……”

“你是我们老裴家读书最好的小辈,我们几个老东西照顾你也是应该的。”裴里正摆摆手说。

裴璟看着裴里正心情突然有些复杂。

裴里正很看重利益,同时也十分看重老裴家的未来,或许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裴家族老。

裴璟道:“二叔爷,我打算把啓蒙学堂弄成咱们裴家户的族学,投献过来的三成租子,用来当做夫子的束修费和购买书籍。只要是咱们族人想来读书一律免费,若是有其他人也想来的,一年两吊钱束修费足矣。”

裴里正听到裴璟的话後,惊的手里拿着的宝贝烟杆突然脱手摔在地上。

可如今这时候,没有一个人顾得上弯腰去捡。

裴里正声音有些颤抖,“璟哥儿,你…你说真的?”

一旁的裴源和裴衍也都打为震惊的看向裴璟。

裴璟点了点头,“是,虽然现在是冬天,但读书的事要紧,我想年後一开春就把学堂建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