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首辅的农家妻 > ◇ 第92章幽州建设修(第1页)

◇ 第92章幽州建设修(第1页)

◇第92章幽州建设(修)

裴璟轻笑,他了解陶小池的为人,而他本人也不屑于向普通百姓伸手敛财。

裴璟一手揽住陶小池的肩膀,“我这几天的观察,发现幽州的收税主要还得靠商税。”

陶小池听了这话更加忧心,眉头微蹙,“可是幽州这麽穷,哪里会有什麽大商人。”

裴璟看着陶小池笑而不语。

陶小池眨眨眼睛,不可思议的指着自己,“啊?”

裴璟笑着点点头。

陶小池倒吸一口凉气,“谁?你说我?大商人?”

裴璟十分肯定的点头,并用一种很骄傲的语气道:“整个幽州,我是老大,我又是你男人,我说你的大商人,你自然就能是幽州的大商人,日後也能做整个北平行省的豪商。”

陶小池以一种你是不是吃错药的眼神看向他,伸手试了试裴璟额头的温度,“你是不是病了?”

裴璟:……“我说认真的。”

“嗯嗯,你别动。”陶小池敷衍的回答,“你额头有点烫,可能是今天在外面吹了风,我去和方圆说一声,让他告诉厨房煮一碗姜汤端来。”

裴璟:“我没病。”

然後,裴璟用身体力行告诉陶小池,自己很健康。

晚上,房里叫了两次水。

陶小池最後昏昏欲睡,裴璟半躺在旁边,一手挑起陶小池一缕发丝轻嗅。

裴璟看着陶小池的侧脸轻笑,“困了?”

陶小池翻了一个身,把头埋在裴璟身前,“嗯。”

裴璟一手拍着他的背,“稍等,让我把烛灯灭了。”

陶小池下意识伸手抱紧裴璟的腰,不让他动。

裴璟轻笑一声,声音慵懒又带着一丝餍足的暗哑,“又撒娇。”

陶小池耳朵慢慢变成红色,却没撒手,擡头问:“你之前说让我做大商人,是在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我是认真的。”裴璟道。

陶小池听裴璟这麽说,就知道裴璟很认真,他拽了拽裴璟的衣服,“说说你的计划。”让他听听靠不靠谱。

裴璟看懂了陶小池的意思,轻笑一声,慢慢道:“幽州物産丰富土地肥沃,若不是常年战乱,本应是富饶的産粮大区。这些年虽说没什麽大乱,但边关之地到底不太平,再加上如今朝廷实行军屯制,幽州这边的産出的粮食基本全都供给军中,这才使得此地粮食産出不显眼。”

听裴璟这麽说,陶小池才恍然大悟,他知道什麽是军屯,军屯其实就是利用驻屯军队在驻地或者边疆地区就地耕种,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军屯可以为军队提供稳定粮源,解决驻防补给难题,减少粮饷转运成本,实现以屯养兵。

而且军屯的发展,也使得很多士兵在边关成家立业,一旦敌军破城,边关百姓就会遭殃。

军屯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士兵们在面对敌军袭击时厮杀的特别卖力,因为那些士兵身後就是他们的妻子儿女。

裴璟继续道:“商人有两种,一是自己有本事把买卖越做越大,二是家资雄厚有靠山。前者买卖做大後,不可避免的要找靠山,商人依附于官吏,成为官吏赚钱的白手套,官吏靠着商人过优渥的生活,二者关系紧密,互利互惠。”

陶小池睫毛颤了颤,如今他虽然算不上豪商,但生意规模也不算小,因此能深刻体会到裴璟这句话的意思。有时候陶小池就在想,若是裴璟没有做官,他做生意做到如今这个份上,早就被人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了。

裴璟一手拍着陶小池府背,轻声道:“都是白手套,那这个白手套为什麽就不能放在明面上。”

陶小池一怔,下意识坐起来,“你别乱来,哪有官员和商人搅在一块的。万一被有心人知道了,参你一本怎麽办?”

裴璟听了,反而十分轻松的说:“之所以会被人参奏,是因为利益不够大。若是很多人都能因此吃到好吃,谁把这件事捅出去就是断人财路的罪人。小池,你想不想成为幽州最大的豪商。”

陶小池呼吸略显急促,不得不说裴璟的话很诱人,也让陶小池生出野心。

“你想怎麽做?”

裴璟微微偏头,“还记得我和你说过幽州最缺什麽吗?”

陶小池道:“煤和炭。”

裴璟伸手握住陶小池的手,“我在国子监读书时,曾有一位关系不错的同窗,那位同窗如今在晋城做知州。晋城産煤,只要打通晋城运往幽州的商路,煤炭便能运过来。”

陶小池当即道:“我去,煤炭生意,我亲自去谈。”

裴璟叹息,眼睛里满满的心疼,“辛苦你了。”陶小池要亲自去谈生意,就意味着要出远门,这个时代出远门可不是轻松事。

陶小池却摇头,“我不觉得辛苦,赚钱的事怎麽能说辛苦。”

裴璟握住陶小池的手,“煤炭的事不用那麽着急,先把幽州报社办起来,咱们稳扎稳打慢慢来。”

陶小池点头,“好。对了,之前我还和常安商量着想让商队来幽州走商,幽州这边有什麽盛産的东西吗?”

裴璟张口就道:“幽州産枣栗。《战国策燕策一》中有言:燕地,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大概意思就是烟蒂有枣树和栗树等,百姓即使不耕作,有枣子和栗子就可以冲饥,由此可见其地域物産之丰富。”

其实幽州地理位置十分好,《幽州赋》中言道: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只不过特殊地理位置,也导致这里常年战乱,一旦发生战争这里便会十室九空,大片良田被毁。

陶小池眼睛一亮,“这个好,枣栗耐储藏,而且京城枣栗价格向来不便宜,可以拉到京城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