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宗主不到四十的年纪,怎麽会有年岁看起来比她还要大许多的弟子?
楚剑衣轻描淡写道:“海清二十六岁接她师尊衣钵,掏空积蓄在江南买了几座小山头开宗,收了几十个弟子,老老少少,来者不拒。这些人吃饱肚子,就东西南北到处飞,哼。”
这位年岁已大的师姐听了也不恼,回忆道:“我拜入师尊门下时,桃源山确实才只有几座山头。後来一年,师尊结交了位有钱的朋友,靠她资助,桃源山又买下了周围几座山,神器钱财也不再拮据。”
杜越桥都不用看楚剑衣的表情,也知道这人肯定抿一口茶,然後放下杯子,好像事情与她无关,面无表情地端坐。
师尊不喜揽功。杜越桥接话说道:“宗主她身体好得很,寒冬腊月坐冰水中洗澡,丝毫没听她说过冷。”
楚剑衣朝她乜一眼,射出你又知道了的眼神。
“师尊她,习惯一点没变过啊……”长师姐捧杯望向门外的远处,两根大拇指在杯口不断摩挲。
杜越桥:“师姐,您是宗主收的首徒吗?”
长师姐摇摇头:“师尊收徒衆多,我拜入门下时,上头已有十多位师姐……”
话没说完,柜台後面的门里传出孩子的喊叫。
大点的女孩:“陶常,你怎麽能这样!快把姜糖还给乐乐!”
小点的女孩:“不要不要,我也要吃!”
更小的孩子哇的大哭,吵闹一片。
长师姐瞬间头疼,揉了揉太阳xue,大喊道:“陶知,拿菜刀去把糖劈四份,要大小一样的,分给你们四个。我在和师妹谈事呢,让妹妹们别把屋子吵翻了!”
“阿娘你安心聊,我把她们带院子後头玩去。”
“唉,都是些冤家。”长师姐无奈又宠溺地说,“我拜师後几年,师尊又收了三十位跟她们一样闹腾的小师妹,年纪稍大一些……但比她们还不懂事。”
三十个能闹翻天的小丫头,宗主那麽严肃古板的人,岂不是要被气到头发倒竖起来。
杜越桥顿觉有趣,问道:“宗主现在可不收徒了,未曾想当年收了这麽多师姐,她们现在应该已经扬名了吧?”
长师姐深深叹出一口长气,道:“师尊就是因为她们而不收徒,连带我和其馀的师姐妹,一并放下了山。”
“这是为何?!”
“小师妹你现在已经下山,我说给你听也无妨,只是不要传出去了。”
长师姐放下茶杯,开始说起往事。
当年随着神兵财宝流入,桃源山势力水涨船高,江浙一带有远见的名门望族,纷纷将自家女儿送上山,亲点要拜海清为师。
桃源山一时声名鹊起,有了能选择的权利,最终海清挑选了三十名根骨尚可的姑娘,作为亲传弟子。
宗门桃李渐多,世家出贵女,本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但却在学有所成後,三十封家书连夜送到海清案前,借什麽家人病重的理由,要海清放人归家。
然而等这些本可成为天骄丶大师的姑娘们回家後,却摇身一变,这个成了某位少爷的未婚妻,那位成了某个老爷的妾室,一身功夫和海清耗费的心血,全部付诸东流。
原来这些人,上桃源山拜师学艺,是为镀金来的。
海清大怒,从此不再收徒,此前所收,除去尚未成人的姑娘,其馀全部放下山,不准对外说出师承。
“下山前,我问师尊,我空有武功却不能修炼,回家家里人容不得我,还能往哪儿走。”
长师姐说到这,眼眶有些许湿润,不避人地大方揩去泪水,扬手指向逍遥剑派的方向:
“师尊当时伸出手,朝西北遥遥一指,说,你到西北部州逍遥剑派去,江南桃源山,疆北逍遥剑,都是世上容得下女人的地方。”
“然後我就一路往西,走了两年,终于看到了逍遥剑派的城门。这城外都是黄沙,在这沙地里面,我看到一个娃娃,手里抓着沙子吃土哩,那个眼神直勾勾盯得人受不了。”
“我把她抱起来,想起了师尊捡回来的那些小师妹。我说,什麽逍遥剑派要老娘走这麽长的路,老娘不去了!以後我给你这小娃娃当娘!然後啊,就在这里开了面馆,收养了三个娃娃,一共四个娃娃,取知足常乐的名字,都跟着桃源山姓陶!”
长师姐说这话颇为自豪,似乎早在多年前,就在这片条件艰苦丶黄沙漫天的土地,找到了自己要修的道。
这朵桃源山的桃花,竟然能飘到疆北,扎根黄沙长成令人景仰的大树,开出了更多的桃花。
杜越桥一阵唏嘘,既扼腕于海清不收徒是因这个原因,又感慨师姐的豪情大义。
“那些师姐白白舍了一身功力,去当妻妾,为何不反抗呢,实在对不起宗主的栽培。也难怪宗主不再收徒。”
走出面馆,杜越桥叹道,她想起一个人来。
“她们未必能有机会抉择。”楚剑衣泠然打断她的思绪,“走,进城。”
杜越桥收了声,快步跟上师尊。
往前赶路,逍遥剑派外城城门越来越近,突然杜越桥眼睛一眨,伸手揉了揉。
凛风不歇,一阵接一阵吹来。
楚剑衣摊开手,一片絮状的雪花静静躺在掌心。
这场格外关照她们的雪,终于在一行人来到逍遥剑派城外时,纷纷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