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重生二胎时代 > 第91章 重要项目成功(第1页)

第91章 重要项目成功(第1页)

初秋的阳光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斜斜地铺进来,在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林晚站在刚完工的亲子绘本馆中央,指尖轻轻拂过书架边缘圆润的木线——那是她特意要求的设计,避免孩子奔跑时撞到尖角。空气里还残留着新家具和乳胶漆的淡味,但更多的是一种让人心安的温暖气息,就像她为这个空间选定的主色调:浅黄与奶白交织,点缀着苔藓绿的软饰,仿佛把秋日的阳光都揉进了墙里。

“林设计师,您过来看看这个灯光角度?”施工队的王师傅举着卷尺,指着绘本区的吊灯,“按您图纸调了三次,还是觉得照在书页上有点反光。”

林晚走过去,半蹲在铺着软垫的地台上,模拟孩子坐着看书的姿势。头顶的暖光灯确实在绘本翻开的页面上投下一道浅影,她抬手比了个角度:“再往下调五度,用柔光罩挡一下上沿,这样既能照亮文字,又不会晃眼。”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这是过去三个月里无数次熬夜改图、现场盯工留下的痕迹。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丈夫陈凯的视频电话。林晚走到窗边接起,屏幕里立刻跳出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脑袋,大女儿安安举着一张画纸兴奋地喊:“妈妈!你看我画的绘本馆,老师说像真的一样!”

画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彩虹形状的书架,旁边有个扎马尾的女人正在给小朋友讲故事,那是林晚特意设计的互动阅读区。她忍不住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里都盛着暖意:“安安画得真好,等会儿妈妈照片给你看真的绘本馆,比你画的还要漂亮。”

“那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小女儿乐乐扒着哥哥的胳膊凑过来,奶声奶气地问,“奶奶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陈凯接过手机,镜头里映出他身后整洁的厨房,抽油烟机还在嗡嗡作响:“别催妈妈,等她忙完这阵,咱们周末去游乐园补上国庆假期,好不好?”他的目光落在林晚身后的空间里,眼底掠过一丝惊讶,“比效果图还好看,你这三个月没白熬。”

林晚的心像被温水泡过,软软的。丈夫出差的那半年,她每天在公司、工作室和学校之间连轴转,是陈凯主动申请调回本地分公司,包揽了大半家务和孩子的接送。现在他说起“没白熬”时的语气,没有丝毫抱怨,只有藏不住的骄傲。

“快了,”她望着镜头里熟悉的眉眼,声音放轻,“下午验收完就能回去,晚上给你们带隔壁胡同那家糖糕。”

挂了电话,王师傅已经调整好灯光。林晚再次蹲下身,看着书页上的光影变得柔和,终于松了口气。这个占地三百平米的亲子绘本馆项目,是工作室成立以来接的最大单,也是她力排众议进军商业空间设计的第一个里程碑。

三个月前签下合同那天,团队里最资深的设计师张姐还在劝她:“林姐,咱们工作室刚稳住脚跟,接这种要求多、工期紧的项目太冒险了。你看这甲方,又是要求环保材料,又是要符合儿童人体工学,预算还卡得死……”

林晚当时正翻着甲方提供的需求清单,指尖在“o-岁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上停顿片刻。她想起安安刚上幼儿园时,总说教室的椅子坐着不舒服,乐乐夜里频繁哭闹时,她抱着孩子在客厅踱步,总觉得家里的灯光太刺眼。这些藏在琐碎生活里的细节,突然在脑海里连成了线。

“就是因为要求多,才值得做。”她抬起头,眼里闪着笃定的光,“现在市面上的亲子空间,要么只追求好看,要么只顾着省钱,真正站在孩子角度设计的太少了。我们做这个项目,不只是为了赚钱。”

她最终说服了团队,却没料到真正的挑战从签合同那天才开始。

第一次现场勘测时,现建筑层高比图纸低了三十公分,原本设计的oft阅读区必须重做;甲方突然要求增加母婴室和无障碍通道,预算却不肯追加;施工到一半,环保板材的供应商临时涨价,差点耽误工期……最焦头烂额的那个星期,林晚白天在工地协调各方,晚上带着图纸回家,等两个孩子睡熟后接着改方案,常常趴在书桌上就睡着了,醒来时脸上还沾着铅笔灰。

有天凌晨三点,她盯着电脑上反复修改的消防通道设计图,突然觉得眼前黑。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重生前的那个雨夜,她抱着烧的乐乐在急诊室排队,手机里是丈夫不耐烦的催促:“你就不能让妈来帮忙?天天在家带孩子还这么多事。”那种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窒息感,几乎要冲破记忆的堤坝。

“林姐,喝杯热咖啡。”张姐端着马克杯走进来,杯壁上凝着水珠,“甲方的人快到了,王师傅说最后一遍保洁已经做完了。”

林晚接过咖啡,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她想起上周张姐主动提出通宵改图,让她回家陪孩子;想起刚入职的实习生小周,为了找性价比更高的软装,跑遍了全城的建材市场;想起陈凯每天晚上来的视频里,孩子们举着她设计的草图喊“妈妈加油”。这些细碎的温暖,像绘本馆的灯光一样,一点点驱散了她心里的阴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甲方负责人李总带着团队走了进来。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第一次见面时就直言:“我女儿三岁,这个绘本馆要是让她觉得不舒服,就算做得再好看,我也不会签字。”

林晚跟着他们边走边介绍,声音平稳却充满力量:“李总您看,这边的书架高度是按三岁孩子的视线设计的,他们站着就能拿到最上层的书;地面用的是医用级pvc地板,防滑还防磕碰;所有的插座都装在一米五以上,开关是触摸式的,避免孩子误触……”

她指着互动区的小舞台:“这里的台阶只有五公分高,孩子可以自己上下,栏杆是弧形的,不会夹到手。”又走到绘本修复室门口,“考虑到有些老绘本需要特殊保存,我们做了恒温恒湿系统,还留了家长休息的观察窗,方便照看孩子。”

李总的眉头渐渐舒展,在母婴室前停住脚步。里面除了常规的尿布台和哺乳椅,还贴心地设置了小洗手池和儿童马桶,墙上贴着可爱的动物贴纸。“我太太之前总说,带孩子出门最愁的就是母婴室不方便。”他语气里带着难得的温和,“你们连这点都想到了。”

验收进行到一半,李总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语气瞬间变得柔软:“朵朵乖,爸爸在看给你做的绘本馆呢……想过来看看?那爸爸等你。”挂了电话,他对林晚笑了笑,“我女儿非要过来,不介意吧?”

半小时后,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小姑娘被保姆抱进来,穿着粉色的小裙子,眼睛像黑葡萄一样溜圆。她一落地就挣脱保姆的手,摇摇晃晃地冲向绘本区,伸出小胖手去够最底层的绘本。

“慢点跑。”林晚下意识地跟过去,看着小姑娘踮起脚尖,正好能摸到一本《小熊宝宝》绘本。她没有立刻抽出来,而是用手指轻轻戳了戳书架侧面的卡通贴纸——那是林晚特意让团队贴的,每个贴纸后面都藏着不同的触感材质,有的是绒毛,有的是光滑的塑料,专门为低龄孩子设计的触觉探索区。

小姑娘咯咯地笑起来,又被地台上的软垫吸引,扑上去滚了两圈,正好滚到互动区的地毯上。那里铺着一张巨大的城市地图地毯,用不同颜色标注着绘本里出现过的场景。她趴在“森林”区域,指着上面的小鹿图案喊:“爸爸,小鹿!”

李总站在旁边,看着女儿毫无顾忌地在空间里玩耍,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他转头对林晚说:“我本来还担心甲醛问题,看来是多余了。”

林晚笑着点头:“所有材料都做了环保检测,报告在办公室,等会儿让张姐给您送过去。墙面用的是硅藻泥,能吸附异味,还加了阻燃层。”

验收结束时,李总在确认单上签下名字,笔锋落下的瞬间,工作室的几个人忍不住在旁边偷偷击掌。“林设计师,”他放下笔,表情严肃起来,“有件事我想跟你单独谈谈。”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跟着他走到走廊尽头。

“下个月我们集团要启动一个儿童主题商场项目,总建筑面积五万平米。”李总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原本已经定了上海的设计团队,但今天看完这个绘本馆,我想给你一个机会。”

林晚愣住了,耳边仿佛有嗡嗡的鸣响。五万平米的商场设计,这不仅是对工作室实力的巨大考验,更是能让“晚·设计”真正在业内站稳脚跟的机会。她下意识地想说“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李总,我们工作室目前的人手可能……”

“我知道你们规模不大,但我看中的是你的理念。”李总打断她,递过来一份初步策划书,“这是项目概况,下周三给我一份初步方案。不用太复杂,我只想看看你的想法。”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这次竞争的还有三家公司,其中一家是你之前任职的盛景设计。”

“盛景设计”四个字像一块小石子投进湖面,在林晚心里漾开圈圈涟漪。那是她重生前待了五年的公司,也是当初因为她怀孕而将她调去行政岗的地方。她想起第一卷里,自己投出简历时的忐忑;想起面试时被质疑“一个宝妈能有多少精力”时的不甘。

“好,我会准时给您答复。”林晚接过策划书,指尖触到纸页的边缘,微微烫。

送走李总团队,工作室里爆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张姐抱着小周转圈,实习生小王举着手机要拍照朋友圈,被林晚笑着拦住:“先别,等签了商场项目再说。”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手里紧紧攥着那份策划书。阳光穿过玻璃照在封面上,“儿童主题商场”几个字泛着金光,却也像一道无形的门槛,横在她眼前。

这时手机又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来的短信,只有一张照片和一句话。

照片上是盛景设计的会议室,白板上写着“儿童商场项目紧急会议”,而坐在主位上的男人,她再熟悉不过——那是她前世的顶头上司,也是当初亲手将她挤出设计部的张总监。

短信内容简洁得像一把淬了冰的刀:

“林晚,好久不见。听说你也在抢这个项目?周五下午三点,盛景楼下的咖啡馆,我们聊聊。”

林晚盯着那条短信,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秋日的阳光明明很暖,她却忽然觉得后颈掠过一丝凉意。远处的天际线渐渐被晚霞染成橘红色,而她知道,一场远比绘本馆项目更激烈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