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耳朵里面进了海水怎么办 > 第三十一章(第1页)

第三十一章(第1页)

第三十一章

好景不长,高三第二学期开始了,每个人都是怨气满满,骂学校丶骂老师丶骂同学,反正看谁都想上去骂两句。

高三开学的第一天,教室前门上方那块磁吸倒计时牌被年级主任亲手调成了红色——122。数字像一枚滚烫的烙铁,一碰就让人心里“滋啦”一声。

他们很不爽,假期还没玩够呢,就开学了真是荒唐的理由。

高三了时间紧迫,看似过得很慢,但其实看着倒数日就觉得过的还挺快的。

高三·第二学期·开学第1天2月6日,惊蛰未至,春寒料峭。早读铃响前,教室门口那面“决战高考·倒计时”磁吸木板122天。

许黎把书包放到座位,顺手把外套搭在椅背上。外套里侧缝着一块小小的布——“T。Y。Z。”,是谭雨泽去年冬天帮他缝的,说是防止外套在体育馆弄混。

那三个字母此刻贴着他的脊背,像一条安静的脉搏。班主任老赵端着一摞寒假作业进来,擡头第一句话就是:

“都给我听好了,日子不等人。122天,眨眨眼就剩100丶50丶10……”

班里一阵低低的嘘声,紧接着是翻卷子丶按笔帽丶抽草稿纸的沙沙声。

许黎把昨晚没写完的语文默写补完最後一行,擡头看窗外。

对面实验楼玻璃反射出惨白的太阳,像一块被削薄的冰片。

2月27日-28日,连考两天。

考试安排贴在黑板:语数英+理综,全程仿真高考。

许黎的考场在本班——最後一排靠窗。第一天上午语文,他写完作文还剩18分钟,擡头看钟,秒针一格一格,像在心尖上踩鼓点。

下午数学,倒数第二道导数题他用了三种方法验证,最终答案落在区间(2,3),写完最後一个“∴”,他在草稿纸角落写了一行小字:

“谭雨泽,今天第122-1=121天。”晚上回到家,室友在群了聊天,背元素周期表,她戴着耳机听谭雨泽发来的语音——

“别熬太晚,明早想听你拉《梦幻曲》当起床号。”许黎把语音转成闹钟,00:48才睡。

上午最後一节是班会。

老曹抱着一沓成绩单进门,脸色比平时更红——据说年级组连夜统分,他凌晨四点才睡。

“都坐好!先公布班级前十。”

他把A4纸往投影机下一放,红光一闪,白底黑字。

班级第一,年级第一许黎总分728

班级第二,年纪第七谭雨泽总分703

班级第三,年纪第十三林悦总分697

728这个数字跳出来的瞬间,班级先安静了半秒,随後爆发出一阵克制的惊呼“728?!”

“数学满分,理综296?这还是人吗?”

许黎攥着笔,指节发白。不是意外,他只是再一次确认:121天,他还可以把728再擡高一点。

老曹清清嗓子,话锋一转:“许黎,数学150,年级唯一一个满分,卷面被扫描进题库当标杆;理综296,化学选择全对,物理最後一道大题步骤被教研组印了模板。

但是——”全班瞬间安静。

“作文58,差2分满分。批卷组长说,你的结尾太模棱两可,扣2分。”班里一阵哄笑。

许黎也笑,眼尾弯出一个很小的弧。她在草稿纸上把那行“121”划掉,改成“120”,又在旁边补一句:“差2分,那就再爬2分。“

许黎排队打热水,背後有人戳他。程屿抱着保温杯,笑得牙疼:“728,给条活路?”

许黎侧身让他先接:“703也不差。”程屿压低声音:“听说隔壁一中最高分722,你把他超了6分。”

许黎“嗯”了一声,脑海里却在算722-728=-6,她还需要把负号抹平,再拉开距离。

开水龙头“咔哒”一声跳闸,热气扑到眼镜片上,世界瞬间模糊。许黎忽然想起谭雨泽昨晚那句话——“我不是要你做第一,我是想让你安心做第一。”

当时她回:“安心是不存在的,我只能做到让别人安心。”现在,728贴在公告栏最顶端,像一盏高悬的灯。

她提着水杯回教室,脚步稳而轻。老曹把许黎丶周屿丶林悦等前十名叫到小会议室,搬出一摞新卷子。

“这套是省实验的3月联考,难度对标去年高考,你们今晚做,明早讲。”许黎翻到理综最後一题,电场+动量+电磁感应三拼,题干整整一页。他

她擡头看钟:21:30。会议室窗户对着操场,夜跑的高三学生一圈一圈,头灯像流动的萤火。谭雨泽也在其中——每周一三五,他陪跑,顺便把许黎的晚饭水果带过来。

此刻谭雨泽应该刚跑完第三圈,在旗杆下等他。许黎在草稿纸写:【22:40旗杆见】然後把纸条递给程屿:“下节课帮我请个假,去医务室。”

周屿挑眉:“医务室?”

“嗯,胃疼。”

其实是心里那盏灯太亮,他需要到夜风里降降温。谭雨泽穿着校服外套,拉链拉到顶,鼻尖冻得微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