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昌元摇头,依旧说:“朝廷不可能把兵权交到你手里!”
“那又如何?”
时初月咬牙,慷慨激昂道,“大不了散尽家财,招募士卒,自成一军。天下忠臣义士不止我一个,只要联结在一块,不愁大宋社稷不保!!”
她语气中的情绪被推到了最高点。
《水浒传》里有句话,叫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时初月一直觉得这句话也很贴文天祥。
他身上是宁折不弯的文人刚骨,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他的力量其实很小,散尽所有家産不过召集了万馀人,对抗蒙古铁骑的几十万大军简直犹如以卵击石。
即便如此,依旧没有放弃,咬牙抵抗,战至最後一刻。
蒙古的铁骑南下扫荡,教科书里把这个称作什麽呢?称作推进了民族大融合,答题的时候要从正面角度写上好几点。
站在後人的角度,那时候积贫积弱的南宋也早已风雨飘摇,就算不是蒙古,迟早也会有其他人,其他政权来颠覆它。
南宋的倾颓无可挽回,连铁蹄下的挣扎都显得那麽无用。
是这样吗?
但就算是这样,文天祥依旧是後人心中的民族英雄。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预知功能,也看不到未来会怎麽样。
但正因为有这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硬骨头,华夏文明才在一次又一次的浩劫中扛了下来,直到今天,依旧璀璨。
时初月依旧捏着手中的毛笔,就仿佛在握着一把剑,一字一顿道,“我会誓死保卫大宋!”
她的眼圈自然而然红了起来,语气坚定,“一定会成功!”
所有人都知道最终结局。
但正是因为知道结局,这时候的坚定才既让人心痛,又让人钦佩。
【靠就这几句台词,我居然被催泪到了。】
【不愧是时初月,无论演男演女演技都太过关了,完全被代入进去了没有觉得有什麽不对!!】
时初月的眼泪不是演技,是她真情实感的流露。
她只负责饰演都觉得心痛,而真的面对那一切的文天祥又是怎麽想的呢?
他会不会也有一刻怀疑,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
时初月不敢想。
她的表演已到了尾声,台下掌声四起。
时初月却听到她身後也响起了掌声。
她本来以为是其他卡给她鼓的掌,然而下一秒有人开口,声音却和她平时听到的都不一样。
“有人知道,有人记得,有人还愿意为之感怀,从中拥有了新的力量。”
文天祥说,“那我做的一切,就都有意义。”
作者有话要说: 交代一下几个点。
在这份书法里,可以看出两人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原本两人探讨的话题其实也和後面我扯出来的这些剧情没什麽关系。这样的故事处理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剧情需要有冲突,另一方面是因为谢昌元後来投元了(。
另外文中的那段关于君子的举例,我摘了一段《正气歌》的用典。
不过正气歌其实是文天祥後来狱中所写的,以及“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这句话应该也是元军打过来之後再说的,这里同样是为了剧情需要的安排提前拎过来了。
顺便一提正气歌这段用典写的真的很好,提到的每个故事都堪称字字泣血,也是我高中时期经常用来写作文的素材(?)这里给大家贴一下。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每个典故後面的故事w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因为有了这样愿意坚持原则的人,我们的文明才是我们的文明。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关雎梦1瓶;
感谢这位独苗小宝贝!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