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四合院木工 > 第27章 暗涌与初猎(第1页)

第27章 暗涌与初猎(第1页)

林墨借调进入红星轧钢厂铸钢车间木模组,如同一条鲶鱼投入了略显沉闷的水塘。军工任务带来的图纸复杂度和精度要求,远普通民用产品。

其中一关键设备跟当时在炼钢点一样是一个齿轮木模,不过跟炼钢点不一样的是这个难度更高,其内部螺旋伞齿的复杂曲面和严苛的配合公差,让组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束手无策只能用刮刀一点点整型,效率惨不忍睹,连那位三级木工王有福也眉头紧锁。

“老张,这曲面弧度,靠手工刮刀一点点修,太费劲了,还容易走形。”

“是啊,图纸要求的这个配合间隙,卡尺都不好量,凭感觉太难把握了!”

“要是能做几个辅助定位的样板就好了,可这形状样板也不好做啊!”

工棚里弥漫着焦虑和挫败感。任务节点迫在眉睫,完不成任务,整个车间都要担责,作为卡点的小组,他们更是当其冲。

这天,张大海带着林墨到了翻砂车间,轧钢厂翻砂车间的穹顶下,木模组的区域宛如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木质王国。这里弥漫着浓郁的松脂香、新鲜木屑的辛辣和机油的气息。

他们来到一张满刀痕和墨迹的巨大工作台边,木模组的邱组长,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带着他的徒弟正制作木模。他膝盖紧紧夹住一块刚锯下的毛坯。他手中的长矛平稳推进。

刨光后的表面逐渐变得平整,他时不时用指腹摩挲着木模表面,感受着那微的起伏。木模表面的光洁度,将直接映射到砂型的型腔上,进而影响铸件表面的光滑程度。他身边散落着凿子、扁铲、圆凿。

“老邱,这是我好不容易给你弄来的外援,龙成家具厂的小林师傅,你别看人家年轻,做木模可是一把好手,在街道炼钢点这种没有专业工具的地方都能做好模具的能人,他师父可是厂里上次找来给你们上课的赵山河大师傅,他爸你也认识,就是以前钳工车间的林建国大师傅,你们俩好好配合,尽快把这次军工任务的那些模具做出来。”

“好咧,主任,我一定好好配合小林师傅。”邱组长看到林墨的年纪也是有些狐疑,但没有直接表露出来。他以为林墨是赵山河弄来镀金,不过他也不多问,只要能解决问题,他才不管是小林还是老赵解决的。

张大海走后,邱师傅拉着林墨“小林师傅,你刚刚来我们组,本来应该让你熟悉一下车间的,但现在军工车间任务比较急,我跟你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条件,等下我们一起看看模具的图纸和要解决的问题。”他先将最棘手的问题抛了出来,意思也很明显,看看自己能不能搞得定,不行赶紧回去找家长。

“好的,邱师傅,您叫我小林就好,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军工任务,您多担待”林墨的回答很谦逊,他在试图融入新的环境。邱师傅再次看了林墨一眼,语气这么软的年轻人,难度真的是来镀金的

邱师傅给他介绍了工作条件后拿了一张图纸和一沓资料递给林墨“小林,你先看一下图纸和我们这段时间的讨论和方案,下午我们一起看看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他决定试试林墨的成色。

林墨默默接过图纸“好的,组长”

林墨知道刚刚到这里,需要靠实力才能真正站稳脚跟,他仔细研究了图纸和邱师傅给的资料,看完后又在车间跟各个组员打招呼,跟他们请教了邱师傅抛给他的问题的解决的情况,有人很热情,也有人不愿意理会林墨,他也很随缘,热情的就多聊几句,冷漠的就结束话题离开,这是他前世在社会中混出的经验。

接着观察了老师傅们的做法,心里有了底。他利用午休时间,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意识沉入鲁班工坊。他反复推演《鲁班经》中关于复杂曲面放样和定位的古老智慧,结合赵山河传授的知识,设计了一套简单却极其有效的辅助刮削定位装置——几块可以精确组合、限定刮刀轨迹和深度的硬木卡板。

下午上工,邱师傅找集合了在攻克军工图纸的几个组员,简单介绍了后,他对林墨示意了一下说道“这次召集大家主要就是听听你的想法。”

其他组员也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他们也想知道这个年轻得过分还只是二级工的小年轻能提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林墨应了一声不慌不忙地拿出自己画的简单示意图:“张师傅,您看这样行不行?用这几块定位板卡住刮刀,限定好角度和行程,再配合这个深度限位销,刮出来的曲面弧度应该能保证一致,效率也能提高不少。”

邱师傅将信将疑地接过他的示意图,对照图纸和工件比划了一下,眼睛渐渐亮了:“嘿!这法子有点意思!小林,你这脑子转的真快。快,小张你配合小林尽快把这个定位装置做出来!”

两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讲装置做出来后,林墨反复确认没问题后将装置交给了邱师傅和其他几个师傅的配合将这套简易定位装置被安装到刮刀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试之下,效果立竿见影!原本需要极高经验和手感、反复修整才能勉强接近的复杂曲面,现在有了物理定位的限制,操作变得直观可控,刮削出来的曲面光滑流畅,一致性极好!配合林墨用《鲁班经》里一种失传的“三点微调定位法”进行最终的精修公差问题也解决了,困扰大家多日的难题迎刃而解!

“成了!完全符合图纸要求!齿轮这根硬骨头终于被啃下来了”负责检验的老师傅拿着量具和样板反复比对,激动地宣布。

工棚里响起一片欢呼和赞叹。

“好小子!真有你的!”

“小林,你这法子大忙了!”

“后生可畏啊!”

“别高兴太早,我们继续,后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邱师傅提醒大家。

工作再次进入紧锣密鼓中。当最后一个精心打磨、尺寸严苛的部位被邱师傅用锉刀一点多刮出来最后一丝木屑,一个结构精密、线条流畅的铸件木模终于诞生。它静卧在工作台上,榫卯严丝合缝,曲面光洁饱满,散着温润而坚实的光泽。

接下来的铸砂型,倒母模就不是林墨能插手的了。

第二天邱师傅高兴拿着做好的铸件告诉林墨这个模具生产出来的零件合格了。还特意给林墨看了做出来的结果。邱师傅用力拍着林墨的肩膀,满脸感激和赞赏。林墨的巧妙设计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大大提升了整个木模组的效率和信心。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那位三级木工王有福,看着被众人簇拥的林墨,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还不是在我们的方法基础上做出来的,没有我们前面的努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搞好呢,神气什么”他小声嘀咕。他自认在轧钢厂木模组干了十几年,技术扎实,地位稳固。

可林墨这个借调来的毛头小子,才来几天?就凭着些“投机取巧”的花招,一下子成了焦点,还隐隐盖过了他的风头。更让他不安的是,林墨享受的是三级工待遇!这让他这个“正牌”三级工感到了强烈的威胁——万一这小子真留下来,自己这位置还能坐得稳吗?

从这天开始,林墨每天都跟着邱组长继续解决军工任务锻造关键铸件的木模所遇到的问题,他凭着赵山河传给他的技艺和《鲁班经》中传承的智慧,很多难题都在他和组员的努力下一一被攻破,在每次的攻关任务中,他的意见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点出要害,慢慢地在现在的木模组中他隐隐成了核心。他的能力得到了木模组大部分组员的认可。他也在车间暂时站稳了脚跟。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多月,现在在车间林墨都是只负责相对复杂的部分,他在这边的工作比在龙城还轻松了很多,也让他有更多时间在工坊学习三级木工的知识。每天他完成任务后就找个理由躲到安静的角落,便能意思进入鲁班工坊。在双倍时间的加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中级课程】中更艰深的内容——【高级榫卯与异形结构】、【木材改性工艺】、【传统雕刻技法入门】。

他还抽空去了钳工车间看了看王铁和以前父亲的工友们,大家知道他在翻砂车间混得不多,都直夸‘虎父无犬子’,易中海看到他的时候还给他点了点头。每天吃饭的时候林墨都是特意跑到三食堂去打饭,还专挑傻柱的窗口,傻柱每次都给他打得满满当当的。

然而看到现在的悠闲和隐隐成为核心的林墨,嫉妒和危机感在王有福心中缓慢滋生。

他需要一个盟友,一个同样看林墨不顺眼的人。很快,他就注意到了钳工车间的贾东旭。当年贾东旭的父亲和林墨都是在同一场事故中没的,全厂都知道,贾家也一直不承认林墨的父亲是因为救贾富贵而没的,这个人情负担太重了,他们不愿意背,这个全厂也都知道。

自从贾东旭在进入轧钢厂后一直努力表现,也是为了扭转大家对他的看法,而工资也一直是四合院里年轻一辈最高的直到林贤考上中专,现在林墨又在待遇上压了他一头。

他对林墨的“三级工待遇”一直耿耿于怀,觉得一个木匠凭什么在轧钢厂核心车间享受比自己还高的待遇。在王有福的刻意安排下,两人在食堂“偶遇”,几句酸溜溜的话一递,立刻找到了共同语言。

“王师傅,您可是咱们厂的老资格了!林墨那小子,仗着有点小聪明,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我看他做的那东西,也就花架子,真论手上硬功夫,还得是您这样的老师傅!”贾东旭意有所指。

“唉,年轻人嘛,爱表现。就是不知道他那些方法,符不符合咱们车间的安全规程和工艺标准啊?万一为了赶进度,偷工减料或者用了什么野路子,埋下隐患,将来设备出了问题,那责任可就大了”王有福故作忧虑地暗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