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五旬男子是什么意思 > 第13章 谷场秤砣疑云(第1页)

第13章 谷场秤砣疑云(第1页)

秋阳高悬,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明晃晃地悬在打谷场上空,晒得人头皮烫。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混杂着尘土、汗臭和新鲜粮食气息的味道。金灿灿的苞米棒子、沉甸甸的谷穗、饱满的高粱头,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在打谷场上铺展开来,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令人心醉的光泽。

小兴屯一年里最热闹、也最提心吊胆的日子到了——分粮!

打谷场上人头攒动,喧嚣震天。男人们光着膀子,露出晒得黝黑亮的脊梁,汗珠子顺着沟壑纵横的肌肉往下淌,吆喝着把最后几袋粮食扛上磅秤。女人们则围在粮堆旁,麻利地撑着麻袋口,眼巴巴地盯着秤杆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自家该分多少斤。孩子们在粮堆缝隙里疯跑追逐,抓起一把把散落的谷粒互相抛洒,引来大人的呵斥和笑骂。

李家的人也都在。老大王大柱和老二王二强挤在人群里,帮着抬粮袋,累得呼哧带喘。老四王四喜和老六王六子则被李凤兰打去盯着自家的粮堆(怕被偷摸顺走几把)。赵春花和张秀芬撑着几个补丁摞补丁的大麻袋,紧张地站在自家分粮的位置。李凤兰没挤在人群里,她裹着那件露棉絮的旧棉袄,抄着手,像一截风干的树桩,稳稳地戳在粮堆外围一个稍高的土坎上,浑浊的老眼像鹰隼一样,锐利地扫视着整个打谷场,尤其是那张放着大磅秤和账本的破桌子。

桌子后面,坐着生产队的会计张有福——供销社王彩凤的丈夫,一个精瘦、戴着断腿眼镜、永远眯缝着眼、一副精明算计模样的中年男人。他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账本,旁边放着一个油腻腻的算盘。他一手按着账本,一手噼里啪啦地拨着算盘珠子,嘴里念念有词。

“张老憨家!”张有福尖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像砂纸磨铁皮。

人群里挤出一个佝偻着背、满脸褶子的老汉,正是张老憨。他家劳力少,就他和一个半大小子,工分在全队垫底。

“劳力两人,工分合计……三百二十!”张有福眯着眼,看着账本,“按人头粮加基本工分粮……合计分粮……四百八十斤!高粱一百二!谷子一百五!苞米二百一!过秤!”

旁边几个壮劳力立刻把张老憨家的粮袋抬上磅秤。秤砣哗啦作响,秤杆子高高翘起。

“四百八!正好!”掌秤的喊了一声。

张老憨和他儿子赶紧上前,喜滋滋地撑开麻袋。金黄的苞米棒子、红彤彤的高粱穗、沉甸甸的谷子,哗啦啦倒进麻袋里,很快就把两个大麻袋装得鼓鼓囊囊,几乎要撑破!张老憨咧着嘴,露出稀疏的黄牙,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一个劲儿地点头哈腰:“谢谢张会计!谢谢队里!”

李凤兰站在土坎上,远远地看着,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张老憨家劳力少,工分低,分四百八十斤?还装了两大麻袋?看着……有点太满了?她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自家七口劳力(老大老二老四老六都算半劳力,加上她和两个儿媳),工分怎么也得比张老憨家多一倍吧?粮……

“李凤兰户!”张有福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李凤兰精神一振。赵春花和张秀芬也赶紧把麻袋口撑得更大。

“李凤兰户!”张有福清了清嗓子,声音拖得有点长,“劳力七口……工分合计……六百五十!”他眯缝着眼,扫了一眼账本,又扫了一眼土坎上的李凤兰,“按人头粮加基本工分粮……合计分粮……八百斤!高粱二百!谷子二百五!苞米三百五!过秤!”

“八百斤?”人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议论。李凤兰家劳力多,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吃苦,工分一直靠前,八百斤听着不少。

几个壮劳力把粮袋抬上磅秤。秤砣移动,秤杆子晃晃悠悠,最终在一个位置停稳。

“八百斤!正好!”掌秤的喊道。

赵春花和张秀芬赶紧招呼王大柱他们过来装粮。金黄的苞米棒子、红高粱、沉甸甸的谷子,哗啦啦倒进李家撑开的几个大麻袋里。

李凤兰站在土坎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着粮流进麻袋,看着麻袋一点点鼓起……但她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不对!

分量不对!

张老憨家两口人,四百八十斤粮,装了两个大麻袋,鼓得快要裂开!她家七口人,八百斤粮,分装四个麻袋(她家麻袋还比张老憨家的大一圈),怎么……怎么看着还没张老憨家的两袋满?!

高粱倒进去了,谷子倒进去了,苞米也倒进去了……四个麻袋都装了大半袋,看着是不少,但离“鼓囊囊”还差得远!尤其是苞米袋,看着松松垮垮的!

李凤兰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

她死死盯着张有福那张油光水滑、眯缝着眼的脸。张有福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朝她这边瞥了一眼,嘴角似乎还若有若无地向上扯了一下,随即又低下头,若无其事地拨弄着算盘珠子。

“下一个!刘巧嘴家!”张有福尖利的声音再次响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