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槿脸颊微红,在他那足以融化一切的目光中,终是顺从地、带着一丝羞涩与无尽的情意,轻声唤道:“叫你情哥哥可好?”
这一声,如同点燃了最后的引线。
琮渊眼中最后一丝理智彻底燃烧殆尽,他低吼一声,再次吻上她的唇,带着席卷一切的激情,拥着她,一同沉沦进那红罗帐暖、被翻红浪的无边春色之中。
今夜,没有神祇,没有宿命,只有彼此,只有这迟来了太久太久的、灵与肉彻底交融的洞房花烛。
琮渊与苏槿滞留于这凡尘世间,并非为了扮演明君贤后,更非有意改变夏安帝霍琮与夏国原本的国运轨迹。
他们唯一的目的,清晰而坚定
——借助这承载了万民信仰的帝王气运与一场最盛大的红尘仪式,为他们那在时空乱流中的孩子,构筑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坐标,将其灵魂安然召唤归来。
然而,仅仅是他们的存在本身,便已是一种巨大的“干扰”。
琮渊即便只是分出一缕心神处理朝政,其超越此界维度的认知与法则掌控力,也足以让夏国政令清明,决策精准无误。
而苏槿虽不直接干政,但她无意间散逸的创世生机,潜移默化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使得境内风调雨顺,作物丰产,疫病消退。
他们无意改变,夏国却因他们而越发强大富庶;
他们未曾刻意造福,百姓的生活却蒸蒸日上,仿佛沐浴在无形的神恩之中。
这或许便是绝对力量存在于相对低维世界所带来的必然效应。
--
一年后,皇后苏槿于宫中诞下皇子。
举国欢庆。琮渊当即便下诏,立此子为皇太子,赐名——苏砚。
太子不随帝姓“霍”,反而姓“苏”,此诏一出,朝野上下难免一片哗然。
宗室耆老、礼部官员纷纷上书,引经据典,痛陈嫡长子承袭国统却不承国姓,于礼不合,于制不符,恐动摇国本。
然而,所有的谏言奏疏,都如同泥牛入海。
龙椅之上的帝王甚至连一句解释都懒得给予,那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便让所有质疑者脊背发凉,噤若寒蝉。
最终,众人只能将这归结于陛下对皇后娘娘那超乎寻常、甚至逾越祖制的宠爱,太子的姓氏,便如此不容辩驳地定了下来。
至于真实原因,或许仅仅如苏槿曾随口所言:“苏砚,挺好听的。”
--
这位自出生起便笼罩在神秘色彩中的太子苏砚,的确非凡。
他的灵魂,跨越了无数光阴,承载着好几世的记忆与阅历,更绑定着一个来自高等文明的辅助系统。
这使得他自襁褓中起,便展现出让世人瞠目结舌的“聪慧神通”。
据夏国史官郑重记载:
太子殿下满月即能言,口齿清晰,逻辑分明。
周岁抓周时,对周遭琳琅满目的珍宝玩具视若无睹,小手精准地抓住了代表传国玉玺的仿制品与一支御笔,引得当时在场群臣惊呼“天命所归”。
三岁便能熟读典籍,过目不忘,甚至能与当世大儒辩论经义,其见解之深邃,常令皓首穷经的老学士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