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哪位客人会这样看好她们的面店,甚至不惜借出银两,李娥十分感动,最后愣是要少收一碗面的钱。
回到车上时,孟清雪盯着孟清泠看了好一会。
老太太听说她们去吃面,倒也没有怪责,眼下最紧要的是两个孙女的终身大事,至于孟清泠,反正还要去宫里的,不用过于着急。
郑夫人没有出面,派了郑姑娘与孙女们玩乐,老太太刚才已经问过丫鬟,此时沉着脸训斥孟清雪:“郑姑娘与你说钓鱼,你就该回答‘喜欢’,什么叫一窍不通?”
杨氏疼爱小女儿,忙帮着辩解:“阿雪是不会钓鱼啊,母亲,她是一时不察。”
“你闭嘴,阿雪又不像你,你听不出,我不信她听不出!”
杨氏:“……”
“阿雪,你自己解释。”
如果实话实说,一定会惹恼祖母,祖母再去禀告祖父,不知祖父会有何反应,孟清雪道:“今日我不太舒服,真是疏漏了,请祖母见谅。”
原来不是故意。
小孙女的所作所为已经令她极为头疼,再来一个,老太太真受不了,她语气缓和了些:“怎不提早说?郑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家。”
孟清雪道:“怕您失望,没敢说。”
“下回不可如此,”老太太叮嘱杨氏去请鲁大夫,“等你好了,我再请郑夫人与郑姑娘上门,把误会解开。”
孟清雪手指微微捏紧。
看来真的要跟郑家定亲了。
她张了张嘴,想告诉祖母她不愿嫁给郑公子,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跟姐姐不同,姐姐去常家过不了好日子,她不一样,且她这一生都在追逐孟清泠的脚步,她也希望得到祖父祖母的看重,现在机会来了,难道真的要忤逆,要让他们失望不成?
郑霖是谈不上优秀,但他还年轻,郑夫人也比常夫人通情达理,她以后肯定有机会能做官夫人,为孟家出力。
孟清雪低头告退。
祁烨要查戚纶很容易,这日得知他在城外狩猎,便花重金雇了两名妇人去办事。
妇人装作是来挖野菜的,见戚纶路过,便道:“不是刘家的姑娘,是孟家的大姑娘,你是不是没长耳朵?我都跟你白说了,气死我了!”
“哎呀呀,我耳朵不好,你再讲一遍……是孟家大姑娘要嫁给常三公子?”
戚纶猛地拉住坐骑。
“是啊,常三公子天天在家闹,我去送菜时听那些厨子说,常夫人并不喜欢孟大姑娘,但管不住自家儿子啊,便答应了,这常夫人什么脾气?孟大姑娘进了常家门,怕是要被磋磨。”
“再不好过也比我们好,总用不着出去挖野菜。”
“你懂什么,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手段可厉害,只有你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