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王翠芬这一出,平时还得把重要的东西放进仓房,省得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手脚不干净。
在他们开放式的厨房顺点什么没关系,再放点什么进去就麻烦了。
兄妹俩在大队部借了把砍柴刀,顺着山路,往身后的大山走去。
青翠的青山,带着一股清新的味道,微风轻轻吹来,就连炎热的感觉都少了几分。
刚走出去十几步,昨天下乡来的知青,也在身后小跑着跟了上来。
刘琪来到叶灵蹊的身边埋怨道:“那些老知青也太小气了,不让我们用水,用柴火,灵蹊,要不我跟你们合伙吃饭好不好!”
在知青点王洪亮的领导下,他们还挺讲规矩的。
等新知青采购回来,便把知青点的条条框框拿了出来。
除了种的自留地是集体劳动之外,剩余的挑水、砍柴、做饭全都安排的妥妥的。
都要排队进行。
之所以男女知青的厨房分开,还来源于三年前的一些规定。
那时候要求女知青做饭,男知青跳水砍柴。
表面上看着公平,背后不少女知青怨气极大,尤其是以前女知青少,个人排班做饭,基本上每天都在做饭洗碗,收拾厨房。
而男知青多了好几倍,每个人大约十几天,才轮到挑一回水。
加上知青点门口有水渠,基本上除了做饭的水,别的用水都在水渠取用。
因此女知青觉得吃了亏。
在经过一番斗争之后,男女知青便分开做饭了。
当然新来的知青,也可以选择加入男知青的伙食团,或者女知青的饭搭子。
刘琪与张永芳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女知青这边。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她们不能占老知青的便宜,先新来的就得一人砍一担柴火回来。
然后再排队挑水。
刘琪不高兴地道:“早知道这里没海,我下什么乡啊。”
做饭她不会,还有砍柴挑水下地,凡事是需要做的活计,她统统不会。
看着刘琪一脸愁苦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其实叶灵蹊还挺喜欢她的性格,性格直爽不做作,还有她看叶二哥那拉丝的眼神。
要不是叶家过两天也来下乡,她差点就答应了。
“晚上到我这边来,给你加个餐!”
刘琪脸上带着明显的失望,再看了一眼叶凌城,只把他看得莫名其妙的。
“中午我们在镇上国营在食堂的吃的,那腌鱼咸得要命,咱们晚上喝点粥!”
刘琪立刻就露出了哀怨的眼神。
把叶灵蹊看得好气又好笑,貌似自家的二哥还没开窍,加上宠妹的尿性。
这家伙这样下去,早晚得打光棍。
不一会儿,一众人便来到了山脚下,抬头仰望着这片青山,西斜的阴影刚好遮挡着头上的烈阳。
林中的杂草杂枝都被修理得干干净净的,只有大树在迎风招展。
“砍柴是这样的吗?”
刘琪挥舞着砍柴刀,就往一棵大树秆上砍去,吓得话最少得王中军赶紧阻拦。
“不是的刘知青,大树不能砍,柴火只能砍蕨草杂枝什么的!”
王中军来自东北,照理那边根据就近下乡的原则,他不该来这么偏远的南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