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依依一听,眼睛立刻亮了,对啊,她和顾祖墨这么多年,一直在尽可能的帮助孤儿,光他们投资的孤儿院就已经有十几家了。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二哥,你这个主意不错,我们的确是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卓鸿瑞:“……”他只是突然冒出这么个想法,没想到被他家小妹这样一说,顿觉这件事的意义不同了。
接下来哥俩又好好探讨了一番,回去又开了个家庭会议,没想到就连卓老太爷都举双手赞成,觉得这个基金会成立的好,还强烈要求,卓氏也要参加进来。
谈完正事,卓依依又把陶燕的情况和卓老娘说了一下,她都预料到了,卓老娘对这件事肯定是赞成的。
“心善的人,对谁都做不出恶事。那姑娘不错,这件事妈同意了。”卓老娘说完又赶紧叮嘱一句,“难得你二哥有个不反对的,抓点紧,我可不愿意看见郑华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因为走之前就说好了,回来就把卓霄送去姥姥家。
所以他们回来的第二天就给林家打了电话,然后没一会儿,郑华就一副等不及他们送的样子,拿着请柬就过来了。
嘚瑟
郑华过来的这么急,想外孙子肯定是一方面,卓霄从出生就在她身边,头一次离开这么久。
但她那嘚瑟劲儿,别说卓老娘看着来气,就是卓依依都感觉到了,她更像是过来炫耀的。
所以也难怪卓老娘生气,尤其郑华那句,女婿家里条件多好多好,勤务人员和保姆就好几个,这以后他们家兰英就是啥都不干,也不会有人说她懒了。
对对,还说了句啥人啥命,他们家兰英天生就是被人伺候的命,所以才啥都不会干。
郑华这话气人是气人,但也的确,就林兰英那样的人,的确该找一个有保姆伺候的人家。
听说陈启轩的家庭背景并不次于林家,他们这也算是门当户对,而且对方也是个离婚的,俩人到是也般配。
这些都是林兰心回了一趟娘家,回来后和大家说的,听那意思,这俩人之前小学初中都是很要好的同学,后来因为陈家调任去了外地才分开。
俩人这也算是青梅竹马了,就林兰英那样的,卓依依还是那句话,嫁给这种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对她很了解的人,说不定还真能过得很幸福。
作为卓霄的亲人,他们一家当然希望林兰英嫁的好,过得好,因为只有她过好了,卓霄才能少操点心。
想到卓霄在林兰英跟前总是一副小大人模样,那担忧的小眼神,卓家人肯定都希望林兰英以后的日子能过得顺心一些。
不过和关心别人的婚姻比起来,卓老娘肯定更关心自家儿子。
而且她非常希望自家二儿子能比林兰英早一天结婚,或是同一天也行。我爱看中文网
卓依依听着卓老娘这赌气的话,笑着劝道:“咱们让林兰英先嫁人,我二哥后结婚,到时大家肯定会说,我二哥是个好男人,前妻不结婚,他就不娶,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
卓老娘细品了品闺女的话,点点头,“也对,别人咋说我才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卓霄,只要小霄觉得他爸爸委屈就行。”
卓依依:“……”她真不是这样想的,绝对没有这么心机,这可都是卓老娘自己的想法。
对二哥这次的婚姻,卓依依也是相当重视了,以往她都是不管的,这次她既然插手了,就不想这件事再出意外。
卓依依又对陶燕说的事作了一番了解,还真如她说的那样,齐老太太还真是被继子女给赶出来的。
然后陶燕这次的做法也很果断,她把老太太接来前,还让几个子女和老太太签了断绝书。
而且还请村里的干部,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做了见证,又去派出所,把老人的户口从齐家迁了出来。
就冲这一点,就能看得出,这姑娘心里是个有成算的。
再次把陶燕叫进来,这才过去几天,这姑娘怎么好像又瘦了一大圈。
“你妈妈的病怎么样了?用不用我帮着找找庞雪珍,看看中医,吃点中药?”
陶燕摇了摇头,很是无奈的说道:“大夫都说我妈妈这是心病,而且病因肯定就是我。”
都想嫁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年月谁家有个三十岁还不嫁人的老姑娘,当妈的可不得愁死了。
实际陶燕这个年纪要是搁在后世,三十岁算个啥,她记得好似有过统计,后世平均结婚年龄都三十五岁了。
“心病那就心药医呗,我估计你妈妈一定是为你的终身大事着急,现在只要你能找个好对象,你妈妈肯定就不会在乎你养着齐大壮他妈那事。”
陶燕点头,“是这样的,实际我妈妈也是个心软的,也说瞧着齐大娘可怜,然后又说我以后老了那天,肯定比齐大娘还要可怜。”
“哈哈,我这一听,你妈还真是心病,这是怕你一直嫁不出去,身边没个子女,老了没人养啊。”
“可不是,我才多大,就想到我七十岁以后的事去了。”
“老人的心情我到是能理解,你知道吗,我才十岁的时候,我妈妈就开始操心我的婚事了。”
“真的?”陶燕惊讶完,也想明白了,卓家以前生活在乡下,她插队那地方的小姑娘,可不就是,十几岁就都嫁人了。
“可不就是真的,我现在的丈夫,就是我妈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主张给我们订的婚。”
虽然那时小墨爷也很想把俩人的婚事定下来,可要不是卓老娘一直在旁煽风点火,卓依依觉得自己肯定不会那么早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