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和闺蜜谈恋爱了 > 第55章 老古板们闭嘴吧(第1页)

第55章 老古板们闭嘴吧(第1页)

学堂开课没几天,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天楚小小正在教大家写“算数”二字,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拐杖点地声,像是有人在用铁头拐杖敲打着青石板。她抬头望去,只见几个穿着深色马褂、戴着瓜皮帽的老头堵在门口,为的是礼部尚书周大人,他拄着龙头拐杖,脸色铁青,身后跟着几个同样满脸褶子的老臣,个个眼神不善,像是来兴师问罪的。

“楚小小!”周大人的声音比拐杖敲地还响,震得窗纸都嗡嗡颤,“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开女子学堂,教这些妇孺抛头露面、舞文弄墨,简直是败坏风气!《礼记》有云‘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礼者也’,你这是要逆天而行吗?”

他身后的国子监李博士立刻附和,摇头晃脑地念:“‘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古皆然!你让她们学算学、学医术,是想让她们跟男人一样去考功名?去断案?简直是痴心妄想!”

学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抱着孩子的妇人下意识把孩子往怀里紧了紧,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攥着毛笔的手微微抖。楚小小放下粉笔,走到门口,挡在众人面前,平静地看着周大人:“周大人,您说女子该顺男子之教,可若是男子教的是‘被骗了也活该’‘不认字是本分’,这教,我们不能顺。”

“你!”周大人被噎得拐杖一顿,龙头上的珠子都晃了晃,“强词夺理!妇孺之辈,懂什么大道?安分守己才是正途!”

“安分守己?”楚小小侧身让开一步,露出身后正在练习算账的妇人,“张嫂子,你说说,前天是不是用学堂教的法子,算出了粮商多收了你两升米钱?”

张嫂子抱着孩子,脸涨得通红,却还是大声说:“是!要不是楚姑娘教我算筹,我到现在还被那粮商蒙在鼓里!他说‘女子哪会算账’,可我现在会了!”

“还有李婶,”楚小小又看向角落里的老妪,“您昨天是不是用学的草药知识,认出了邻居家孩子吃的‘偏方’有毒,救了他一命?”

李婶颤巍巍地站起来,手里还攥着药草图谱:“是……是楚姑娘教我们认的断肠草,那偏方里就有!要不是学了这个,那娃怕是……”她说着抹起了眼泪。

周大人的脸色更难看了,却依旧嘴硬:“这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女子当以女红为本,学这些旁门左道,终究成不了气候!”

“女红是本事,算账、认药就不是本事了?”楚小小声音陡然提高,目光扫过几个老臣,“周大人您掌管礼部,该知道去年黄河泛滥,灾区多少女子因为不认字,连赈灾的告示都看不懂,拿着救命钱去买了假药材;您府里的丫鬟,上个月是不是被账房骗了月钱,哭着说‘女子不该算账’?”

周大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府里确实有这事,只是被他压下去了,没想到楚小小会知道。

“再者说,”楚小小往前走了一步,直视着周大人的眼睛,“《礼记》也说‘教学相长’,没说女子不能学。您说女子学了会败坏风气,可她们在这里学的是‘不被欺负’‘保护家人’,难道这也是错?”

“放肆!”李博士跳出来,指着黑板上的“平等”二字,“你竟敢教这些!女子与男子岂能平等?纲常伦理都被你抛到脑后了!”

“纲常伦理不是用来欺负人的!”楚小小拿起粉笔,在“平等”旁边重重写下“人”字,“人生来都是人,凭什么女子就得困在闺房里?您家孙女去年想进国子监读书,被您骂了回去,她说‘爷爷,我也想考状元’,您怎么说的?您说‘女子考什么状元,嫁人最要紧’——难道您孙女的才华,就只配换个好人家?”

李博士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指着楚小小半天说不出话:“你……你竟敢调查老夫家事!”

“不是调查,是您孙女自己跑来学堂,说想旁听。”楚小小侧身让开,只见一个梳着单髻的姑娘从后排站了起来,正是李博士的孙女李清婉。她手里捏着本《算经》,红着脸说:“爷爷,楚姑娘说的是真的。我不想只学女红,我想算天文历法,我想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圆缺——这有错吗?”

李清婉的声音不大,却像颗石子砸在老臣们心里。周大人的拐杖在地上戳了个坑,刚想作,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咳嗽——楚景渊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手里还拿着本奏折。

“周大人,李博士,”楚景渊走上前,将奏折递过去,“这是江南巡抚的急报,说当地女子学堂开办后,粮商不敢再缺斤少两,假药贩子少了三成,连孩童夭折率都降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几个老臣身上,“你们说女子读书是败坏风气,可百姓说‘楚姑娘办了大好事’;你们说纲常不容,可事实是,她们在用学到的本事护家、救命。”

周大人翻开奏折,越看脸色越沉,里面附着的百姓联名信上,密密麻麻全是红手印,有男有女,都在夸女子学堂“利国利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这个。”楚景渊又拿出一本账册,“这是京城商户的联名账,自从女子学堂教了算账,他们店里的女掌柜、女伙计算错账的次数少了七成,盈利多了两成。李博士,您常说‘民生为本’,这算不算民生?”

李博士看着账册上的数字,嘴唇动了动,没再说话。

就在这时,学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原来是张屠户娘子带着几个妇人,抬着块“济世育才”的牌匾来了。“楚姑娘!周大人!你们看!这是我们凑钱做的牌匾!”她把牌匾往门口一立,声音亮得很,“谁说女子读书没用?我家丫头现在能帮我看账本,我再也不怕被坑了!这些老大人要是再敢说闲话,我们就天天来学堂门口站着!”

跟着来的还有十几个妇人,手里拿着刚绣好的帕子、刚算好的账目,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凭本事吃饭,凭什么不让学?”“周大人要是敢封学堂,我们就去宫门口跪着!”

周大人看着眼前这群眼神亮的妇人,又看了看学堂里认真写字的女子,突然觉得手里的龙头拐杖沉得厉害。他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被一群“妇孺”堵得说不出话,可她们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扎实得让他无法反驳。

李博士看着自己的孙女捧着《算经》的样子,那眼神里的光,是他从未见过的鲜活。他突然想起年轻时,自己曾说“学问面前,人人平等”,怎么老了反倒成了自己最讨厌的“老古板”?

“罢了……”周大人叹了口气,收起拐杖,“这学堂……你们办着吧。只是……”他看向楚小小,语气缓和了些,“莫要忘了,初衷是‘护家’,不是‘争强’。”

楚小小笑了,声音清亮:“我们学本事,是为了护家,也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像‘人’。这两者,不冲突。”

周大人没再说话,带着老臣们默默走了。走在最后的李博士回头看了眼学堂,李清婉冲他挥了挥手里的《算经》,他愣了愣,竟也抬手挥了挥。

阳光照进学堂,楚小小转身看向众人,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继续上课”四个字,声音里带着笑意:“好了,老古板们走了,我们继续学——下节课,教大家认银子的成色,省得再收到假钱!”

学堂里立刻响起一片笑声,张嫂子的孩子被逗得咯咯笑,李清婉翻开《算经》的手更稳了。楚景渊站在门口,看着楚小小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的样子,突然觉得,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话,在这些鲜活的笑脸面前,早就该碎成渣了。

老古板们或许还会嘟囔几句,但楚小小知道,只要她们把学堂办下去,把本事教给更多女子,总有一天,那些陈腐的声音会彻底消失。毕竟,道理从来不在老掉牙的书本里,而在活生生的日子里——她们用算盘算清的每一笔账,认对的每一味药,写好的每一个“自己”,都是最有力的回答。

(本章完)

喜欢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