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漫画 > 第96章 牌位空了人才能站直(第1页)

第96章 牌位空了人才能站直(第1页)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安国公府便传出急报:苏震霆突中风,倒于祠堂门前,昏迷前最后一句话是——“把牌位烧了”。

消息传到七王府时,天刚破晓。

柳知秋快步踏入书房,见苏锦黎正立窗前,手中握着那枚旧铜簪,目光沉静如水。

“夫人,国公府乱了。”她低声禀报,“太医说他半身瘫痪,神志不清,嘴里反复念着‘烧了’二字。管家不敢动手,只将祠堂上了锁。”

苏锦黎没回头,只是轻轻将铜簪插回间,动作从容得像在整理一段早已过去的往事。

“他知道,那些牌位压了别人一辈子,也压了他自己一辈子。”她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人跪久了,脊梁就断了。可牌位不会断,它只会越垒越高,直到压垮所有人。”

柳知秋垂眸:“那我们……要做什么?”

苏锦黎转身,走到案前,提笔蘸墨,写下六个大字:《宗祠信息公开令》。

“不做什么。只做一件事——让天下人都能看见自己祖上是谁,又藏了什么。”她将纸推过去,“你即刻誊抄三份,送往礼部、都察院和拾遗网络总署。建议全国大宗族公开祠堂名录,接入拾遗档案系统,供百姓查证溯源。”

柳知秋一怔:“这是要动世家根脉。”

“根脉不该是遮羞布。”苏锦黎冷笑,“他们用‘血脉纯正’踩人几十年,如今不过是让他们自己把账本摊开罢了。谁清白,谁污浊,让后人看个明白。”

三日内,二十七家世家主动响应。

最令人意外的是赵砚之家族——百年清流门第,竟率先完成全族谱数字化,并开放查阅权限。

民间哗然,赞誉如潮。

有人感慨:“原来我们不只是某人的儿子、某人的奴才,我们也有名字。”

与此同时,萧澈在朝堂之上抛出“去神化祭祀改革”草案。

“先贤不可独尊,功过应由世人共评。”他在殿中朗声道,“自此以后,官方祭典不再设单独牌位,改为‘群英壁’集体纪念。一人之名,不应遮百人之光。”

礼部尚书当场反对:“祖制不可轻改!若无牌位,何以敬先?”

萧澈只反问一句:“若生前欺压百姓,死后却被供奉香火,这香,烧的是敬意,还是恐惧?”

满殿寂静。

数日后,民意调查显示,九成百姓支持改革。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好人不该只活在木头上。”

场改革祭典在春阳广场举行。

没有金漆牌位,没有焚香叩。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通体温润的玉碑,镌刻着三十七个名字——芸娘位列其中,与其他无名者并肩而立。

百名孩童齐声诵读他们的生平。稚嫩的声音穿透晨风,传向四方。

程砚秋站在人群后排,手中捏着一封泛黄的信。

那是昨夜一名老仆冒雨送来的——国公夫人临终遗书。

信中承认,当年正是她授意诬陷芸娘偷盗,命人将其推入寒井,并藏匿了芸娘贴身佩戴的玉佩作为信物。

她本可立即公布真相,掀起新一轮声讨。但她没有。

她召集了一场“真相告别会”,地点选在城南一处废弃书院。

受邀者皆为过往冤案受害者家属与涉事权贵之后。

会上,苏婉儿捧出一块青绿玉佩,指尖颤抖。

“这是我娘临终塞给我的……”她哽咽难言,“她说,对不起那个喊她‘姐姐’的孩子。”

众人默然。

芸娘的兄长坐在角落,年过四十,鬓角斑白。

他盯着那块玉佩看了许久,终于起身,缓步上前。

他没有接,只是深深看了苏婉儿一眼,然后轻声道:“我妹妹没姐姐……但现在有了。”

全场落泪。

程砚秋悄然退场,将遗书原件封存入拾遗馆特档。

她在笔记中写道:“惩罚不是终点,记忆才是救赎。”

几日后,李承武巡查至西市拾遗亭。

这里是百姓自设立的“历史角”,墙上贴满旧案摘录、人物画像与民间口述记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