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庶女攻略皇后 > 第87章 树长大了阴影就换了地方(第2页)

第87章 树长大了阴影就换了地方(第2页)

礼乐筹备会上,有人提议沿用旧典《万邦来朝》,却被悄然否决。

没人知道,一份名为《静思谣》的曲谱已送至乐坊。

据说,那旋律来自囚徒的吟唱、流徙者的歌谣,还有一段,像极了孤儿院夜里哄睡的摇篮调。

夏至晨光初照,薄雾如纱,笼罩着整座京城。

记忆塔的铜铃在微风中轻响,一声接一声,像是从地底浮上来的低语,又像是一场漫长黑夜后的呼吸。

苏锦黎与萧澈并肩立于塔顶,青衫随风轻扬。

她望着城中街巷,陶板嵌在墙头、屋檐、桥栏,每一块都刻着名字、年月或一句短语——有人记下失踪的兄长,有人留下一句未说出口的道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拾遗亭前人流不息,孩童绕着石柱奔跑,老人静坐诵读。

这城,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学会说话。

“你听见了吗?”她忽然轻声问。

萧澈侧目看她,眉目清冷依旧,眼底却有难得的松动:“听见什么?”

“不是声音。”她抬手指向远处,“是变化。像根在土里走,看不见,却推得大地裂开。”

话音未落,柳知秋快步登梯,手中一封密报用油纸裹着,边角还沾着西北风沙的痕迹。

她将信呈上,语气克制,却掩不住震动:“西北边镇传来消息……那处焚民坑谷,建了义塾。塾师姓林,其父为当年幸存者。”

苏锦黎接过,指尖摩挲着纸面粗糙的纹路。

她没急着拆,只是静静望着北方天际——那里曾是帝国最不愿提起的伤口,烈火三日不熄,百姓闭口如哑。

“第一课,”柳知秋低声续道,“教的是如何用陶片记事。”

萧澈沉默片刻,忽而轻笑:“倒比我们走得更远。”

苏锦黎终于拆开信封,目光扫过几行字,却久久未语。

她想起江南残卷中那些焦黑的边角,想起静思阁里跪地痛哭的男人,想起老妇递出的那半块干粮……原来火种从来不只藏在权谋深处,它也在灰烬之下,在孩子的手心,在不肯遗忘的泥土里。

她轻轻将信纸折好,收入袖中,仿佛收下了一粒种子。

“我们总怕火会熄。”她望着远方,声音很轻,却清晰如钟,“可现在,连灰都能自己烧起来。”

风穿铃网,万声齐鸣,像是回应,又像是誓约。

此时宫中鼓乐渐起,太后寿宴即将开场。

谢云澜立于乐坊之前,一身素青礼服,无绣无金,唯有腰间一枚旧玉,据说是某位流徙后人所赠。

他抬手一挥,丝竹顿止,全场寂静。

下一瞬,琴声起。

那旋律无人识得,既非庙堂雅乐,也非市井小调。

起初如囚徒镣铐轻响,继而化作荒原上流浪者的哼唱,再往后,竟融进一段极柔的摇篮调——那是孤儿院夜里哄睡的曲子,曾被无数母亲压在唇齿之间,不敢高声。

礼部官员脸色铁青,正欲起身抗议,却见身旁老嬷嬷已悄然垂泪,口中跟着哼了起来。

不止她一人。

宫女、太监、侍卫……许多人都在低声应和,仿佛这曲子本就长在血脉里,只是太久没人敢奏。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百名拾遗儿童从两侧缓步而出,皆穿粗布白衣,手捧陶片。

他们站定后,齐声朗诵:

“从前有个谎,埋得很深,

可风吹啊吹,吹出了根。”

童声清亮,字字入心。

太后颤巍巍起身,泪水滑过皱纹,亲手摘下颈间一面青铜令牌,赐予谢云澜:“此音入心,胜过千钟鼓乐。赐名‘和魂令’,许尔代天听言。”

宴罢,余波未平。

江南残卷展已持续半月,观者日逾千人。

有老农携孙前来,指着一页赈灾账目,声音沙哑:

“这村是我舅家……那年米没到,人吃土。”

孩童懵懂问——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dududu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