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庶女攻略 世子 > 第61章 他们想拖成冷案我们就把它焐热(第2页)

第61章 他们想拖成冷案我们就把它焐热(第2页)

她在等人心记得够牢,等声音传得够远,等到哪怕帝王想抹,也抹不干净的时候。

窗外月色清冷,风吹竹影摇动。

她轻轻唤来身旁侍女:“去告诉周砚卿,时候到了。”暴雨洗过青石,城南义庄的陶碑在雨幕中泛着微光。

三百二十七块陶片拼成的碑体并不规整,边缘粗粝,像是由无数双手在焦急与悲愤中揉捏而成。

每一片都来自不同人家——有农夫从祖坟取来的墓砖,有老妪砸了陪嫁瓷坛烧制的残坯,还有孩童将家中唯一一只陶碗碾碎献上。

它们被窑火重炼,再以铁线穿连,如一段段断裂的记忆终于缝合。

苏锦黎立于碑前,未撑伞。

雨水顺着她的梢滑落,滴在碑面“林怀安”三字之上——那是第一个因一句“朝堂若无私,何惧民议?”而被削籍流放、最终死于瘴地的御史。

她指尖轻抚那名字,仿佛能触到百年前那个雪夜,他在牢狱中用炭灰写下的最后一行字:“吾非为生者鸣,乃为死者言。”

她早就不指望帝王开恩。

帝王怕的,不是冤魂,而是记忆成形;怕的不是哭声,而是歌声入节;怕的不是一块碑,而是千万人心里都立起一座碑。

所以她不求太庙正名,只让周砚卿放出一句话:“七王爷有意刻录三百二十七人名录,择吉日安放太庙外墙。”——话是虚的,却足够锋利。

清流震动。

裴文昭当夜便联名十二位致仕学士上书,笔锋如刀:“纵不得入庙享祀,亦应许其名见天日。”礼部那位向来谨小慎微的侍郎,在朝房踱步良久,终是一声低叹:“若连一块碑都容不下,这庙宇还算什么祖宗之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民间早已行动。

谢云澜带来的童子插完艾草,齐声唱起春谣第一句:“星火藏夜帷。”声音稚嫩,却穿透雨帘。

琉璃泡随风轻撞,叮铃作响,像无数细小的灵魂开始低语。

钟声忽起。

一声自钟鼓楼传出,并非人敲,似由风引、由心唤。

宫中值夜太监惊问更漏,守楼老卒却颤声道:“绳未动,槌未扬,可钟自己摇了。”

那一夜,皇帝在灯下盯着那份“立碑请奏”,朱笔悬了许久,终只落下两个字:“缓议。”

可他不知,就在御笔落纸的同一时刻,江南的水镇、北境的边城、西南的山邑——十七座城池同时竖起了同样的陶碑。

有人连夜赶工,有人自集资,甚至有地方县令闭门焚香后,亲自执锤奠基。

记忆一旦扎根,便不再依赖恩赐。

苏锦黎回到府中,衣衫尽湿,却未换。

她坐在案前,展开一张新绘的河灯图样。

柳知秋候在一旁,低声问:“当真要在这时候做这个?”

“不是这时候,还能等何时?”她抬眼,目光沉静如深潭,“他们以为‘缓议’便是终结,殊不知……有些事,从来不在朝堂上定论。”

窗外雨歇,月破云出。

她将图样轻轻推至灯下,指尖停在灯底一处空白——那里,将烙下一枚极小的凹纹,无人察觉,却永不磨灭。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dududu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