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庶女攻略 世子 > 第77章 谁在夜里补墙缝(第2页)

第77章 谁在夜里补墙缝(第2页)

圣上默然良久,终允。

另一边,刑部大狱东厢的密档房内,沈砚舟正盯着一只灰褐色陶匣怔。

这是昨日一位老农带来的申诉物证——其子因抗粮被捕,暴毙狱中,原案卷本已录入民录系统,却被调包成“病故结案”。

老人一路跪行三十里,只为求一个“名字清白”。

沈砚舟命人当众启封。

陶匣完整,泥印未损,指纹清晰可辨。

然而敲击匣壁,声音空荡如鼓。

内部中空。

他不动声色,转头调取当日入库登记簿。

笔迹一对,立刻察觉异常:值班书记签字风格拘谨迟疑,与其平日流畅迥异。

再查交接记录,现那晚两名文书轮值时间竟重叠了一个时辰。

顺藤摸瓜,挖出刑部文书赵通受贿五百两白银,替人替换卷宗,并伪造三方签押。

进一步追查,竟牵连出两名侍郎曾借“清理积案”之名,系统性销毁口述证据。

诏令下达,三人革职查办,涉案侍郎暂押天牢待审。

民心沸腾,却无人欢呼。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而在北方边境,一支车队正在缓缓南行。

车上装载着数十面特制铜鼓,鼓身铭刻编号与拾遗亭坐标,鼓槌缠着红绳,据说是按西北牧民古调定制。

赶车的老卒问随行小吏:“这玩意儿真能传声千里?”

小吏笑而不答,只望向南方宫阙方向。

而今年的仪式,或将不再只是祭天祈年那么简单。

秋社祭典当日,天光未明,京郊南坛已燃起九重篝火。

谢云澜立于祭台中央,玄色礼袍上绣着银线山河图,袖口随风微扬,如墨云翻涌。

他抬手一挥,百名乐童自拾遗亭列队而出,皆着粗布短衣,脚踩草履,却目光清亮。

每人肩扛一面铜鼓,鼓面刻着拾遗亭编号与亡者姓名。

鼓槌缠红绳,正是西北牧民传来的“驼铃安魂调”谱器。

礼部尚书李维安站在观礼台侧,指尖掐进掌心。

原计划派人在鼓谱中混入错拍,扰乱节奏以制造笑柄,可此刻他看见的,是一支由孤童、寒门学子、战后遗孤组成的队伍——这些人若出事,便是与天下贫士为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鼓声起。

低沉、缓慢,像沙丘在风中移动,像驼队穿行荒漠。

第一声落,四野寂静;第三遍回响,有人开始低声应和。

这调子本不属庙堂,它是边民送葬时吟唱的安魂曲,是母亲抱着冻毙孩童时哼出的哀歌。

忽然,一名盲童放下鼓槌,踉跄离队,扑跪在地。

他双掌贴石阶,额头轻抵地面,一动不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