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福康公主转危为安,如同一阵清风,暂时驱散了笼罩在宫廷上空的阴霾。然而,无论是赵祯丶包拯,还是展昭与轩辕天一,都清楚这仅仅是挫败了安郡王馀孽一次险恶的阴谋,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刻。
经此一事,宫内清洗悄然展开,数名身份可疑的内侍宫人被悄无声息地处置。赵祯借机整肃内廷,将宫禁护卫和重要职司换上了更为可靠的人手。但那位隐藏在深处的安郡王後人“赵宗佶”,依旧如同暗夜中的毒蛇,隐匿无踪。
与此同时,滞留汴京的辽国使团,也变得愈发不安分起来。耶律宗真与萧挞览虽未再公然在朝堂上发难,但私下活动频繁,与某些朝臣的往来似乎更加密切。边境传来的军报也显示,辽军的小股袭扰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有加剧之势,榷场争端悬而未决,气氛日趋紧张。
这日朝会,耶律宗真再次上殿,语气虽比之前稍缓,但言辞间的威胁意味不减:“大宋皇帝陛下,我主耐心有限。若榷场税额之事再拖延不决,边境儿郎们血气方刚,只怕稍有不慎,便会酿成不忍言之祸。”
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之声再次争论不休。赵高坐龙椅,面色沉静,心中却如明镜般清楚。辽人这是在以武力为後盾,步步紧逼,一方面试图在谈判中攫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在为隐藏在宋境内的同党制造机会,牵制大宋的精力。
退朝後,御书房内。
赵祯丶八贤王丶包拯以及被特许参与机要的展昭齐聚一堂。
“耶律宗真这是在拖延时间,也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八贤王沉声道,“安郡王馀孽在境内兴风作浪,与辽人里应外合,若我们不能尽快肃清内患,只怕在外交和边境上都会陷入被动。”
包拯点头附和:“王爷所言极是。如今我们在明,敌在暗,被动应对绝非良策。必须主动出击,打断他们的勾结。”
赵祯的目光落在展昭身上:“展昭,你对当前局势,有何看法?”
展昭沉吟片刻,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清晰:“陛下,王爷,包大人。辽使在京,安郡王馀孽潜伏,两者必然有所联系。我们目前在汴京的调查,因对方隐匿太深,屡屡受挫。臣以为,或许可以换个方向。”
“哦?详细说来。”赵祯示意他继续。
“耶律宗真如此有恃无恐,其在宋境内的情报网络和支援体系必然是其倚仗。我们与其在汴京与其党羽周旋,不如直捣黄龙,深入辽境,查探其国内虚实,若能找到其与安郡王馀孽勾结的确凿证据,或能掌握主动,甚至釜底抽薪。”展昭目光锐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深入辽境?”包拯眉头微蹙,“此举太过凶险。辽国不比大宋,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设想。”
展昭道,“臣可化名商队护卫或江湖人士潜入。南侠展昭之名在江湖虽响,但在辽国境内,认识臣面容者应当不多。且……”他顿了顿,“臣曾与耶律宗真丶萧挞览朝堂相见,对他们以及其随行人员有所了解,或能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八贤王捋须沉吟:“展护卫所言,不失为一着险棋,但若能成功,收益巨大。只是,这确需万分谨慎。”
赵祯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龙案。他看着展昭坚毅的眼神,心中权衡。让展昭深入虎xue,他自然担忧,但眼下局势,似乎也确实需要这样一步奇招来打破僵局。更何况,他深知展昭的能力与心性。
“你有几成把握?”赵祯缓缓问道。
“臣不敢妄言把握。”展昭如实回答,“但臣必当竭尽全力,小心行事。且并非孤身前往,可寻可靠之人同行策应。”
赵祯目光微动,想到了白玉堂。那锦毛鼠武功高强,机变百出,又与展昭默契十足,确是上佳人选。
“既如此……朕准你所奏。”赵祯最终下定决心,“此事机密,除在场之人外,不得泄露分毫。你需要什麽,尽管提出,朕让皇城司暗中配合。”
“谢陛下!”展昭单膝跪地领命。
“起来吧。”赵祯擡手,“务必以自身安全为重。证据固然重要,但朕要你平安归来。”
“臣,定不辱命!”
计划既定,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展昭卸下官服,换上寻常的江湖客衣衫,巨阙剑也用布囊仔细包裹。白玉堂听闻有此等刺激之事,自然踊跃加入,他本就惯于行走江湖,僞装身份更是拿手好戏。
轩辕天一并未阻拦,只是默默为展昭准备了各种可能用到的丹药——解毒丶疗伤丶易容丶乃至危急时刻用以脱身的烟幕弹等。她将一个小巧的锦囊塞进展昭怀中,低声道:“这里面有我特制的‘同心蛊’,子蛊在你身,母蛊在我处。若你身受重伤或性命垂危,母蛊会有感应。……万事小心。”
展昭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她掌心传来的温度,郑重承诺:“等我回来。”
三日後,一支来自江南的丝绸商队悄然离开了汴京城。商队规模不大,夥计和护卫看起来也都寻常。护卫中,有两个相貌普通丶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一个眼神沉稳,一个嘴角常带着若有若无的懒散笑意,正是易容後的展昭与白玉堂。
他们选择的路线是经河北路,过边境,进入辽国的南京道。这条路线商队往来较多,相对容易混入。
商队老板是皇城司安排的可靠之人,对展白二人的真实身份心知肚明,一路之上安排得妥帖周到。
越是靠近边境,气氛越是明显不同。宋境一侧,村镇关卡守卫明显加强,盘查严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而一旦越过边境,进入辽国地界,看到的则是连绵的军营丶巡逻的辽兵,以及那些明显带有契丹人特征的牧民和商人,风物人情与宋境迥异。
展昭与白玉堂收敛气息,尽量不引人注目,暗中却将所经之处的辽军布防丶粮草囤积丶以及市井流传的各种消息一一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