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长安四月的诗句 > 玲珑商女的心事(第1页)

玲珑商女的心事(第1页)

玲珑商女的心事

怡亲王府的喜气洋洋,并未冲淡姐妹间对柳眠莺那日话语的好奇。尤其是沈谙辞,她是个急性子,心里存不住事,没过几日,便拉着徐念初和秦语媞,以探视为名,再次齐聚柳眠莺在京城的别院“眠莺阁”。

眠莺阁布置得极为雅致,却不失奢华,一应摆设皆精巧名贵,透露出主人不凡的品味和财力。柳眠莺见姐妹们联袂而来,心知肚明,笑着将她们迎入花厅,吩咐丫鬟奉上最好的香茗和精致的江南点心。

沈谙辞呷了口茶,便迫不及待地切入正题:“好莺儿,这里没外人,你快从实招来!那日你说的‘意中人’,究竟是哪家的公子?竟能入得了你这玲珑七窍心的眼?可别再拿什麽‘时机未到’的话来搪塞我们!”

徐念初也温柔笑道:“是啊,眠莺,若真有了心仪之人,说出来,我们也好为你参详参详。”就连有孕在身丶精神稍短的秦语媞,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柳眠莺见躲不过,俏脸微红,执起团扇轻掩半面,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羞涩,更有一份笃定:“几位姐姐既然追问,妹妹也不敢再瞒。其实……那人,你们也都认识的。”

“我们都认识?”沈谙辞更惊讶了,脑子里飞快地把京城里适龄的公子哥儿过了一遍,“是谁?快说快说!”

柳眠莺轻轻吐出三个字:“冯丶砚丶书。”

“冯砚书?”沈谙辞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啊!是语媞的那个书呆子表哥?!”

秦语媞也吃了一惊:“砚书表哥?”她这位表哥,醉心诗书,性情古板,满口之乎者也,与精明灵动丶长袖善舞的柳眠莺,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二人……是如何扯上关系的?

徐念初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是了,冯公子如今在翰林院任职,学问是极好的。只是……眠莺,你们二人,似乎并无太多交集?”

柳眠莺放下团扇,脸上露出一抹回忆的甜蜜笑容:“此事说来话长。去岁江南梅雨时节,我随家父巡查産业,在杭州偶遇了前往江南书院游学的冯公子。”

她娓娓道来。那时冯砚书因不懂南方气候,染了风寒,病倒在客栈,身边只带了一个书童,手忙脚乱。柳眠莺恰巧也住在那家客栈,见他虽是书生,却境遇窘迫,便动了恻隐之心,让随行的大夫为他诊治,又吩咐下人细心照料。

“你们是不知道,”柳眠莺掩口轻笑,“那位冯公子,病中还不忘捧着书卷,我让丫鬟送去的银耳羹,他非要问清楚价钱,说是‘无功不受禄’,愣是打了一张欠条给我!那认真的模样,又迂腐,又……又有趣得紧。”

後来,冯砚书病愈,执意要归还药费,柳眠莺便玩笑般提出,让他为她讲解沿途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以抵债。没想到,冯砚书竟当真了,一路之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那份专注与博学,让原本只是觉得有趣的柳眠莺,渐渐看到了这个“书呆子”外壳下的赤诚与风华。

“他与我见过的所有男子都不同,”柳眠莺眼中闪着光,“不懂生意,不谙世故,甚至有些不通人情,但他心中有沟壑,眼底有星辰。与他在一起,我觉得很安静,很踏实。”

回到京城後,两人偶有书信往来,多是讨论诗词或分享见闻。柳眠莺深知冯家家风清正,冯砚书又是要走科举正途的,自己商贾之女的身份恐非良配,故而一直将这份情愫深藏心底。直到那日见姐妹们皆有所属,语媞更是有了身孕,一时感触,才说漏了嘴。

沈谙辞听得目瞪口呆,最後拍手笑道:“好你个柳眠莺!不声不响,竟把语媞家最宝贝的古板书生给惦记上了!真是……真是想不到!”

秦语媞也从最初的惊讶中回过神,细细想来,表哥为人端方正直,眠莺聪慧灵秀,若真能成其好事,倒是一桩奇缘,只是……“眠莺,我表哥他那性子,怕是……尚未开窍吧?而且,姑母那边……”冯家是清流,对商贾难免有些偏见。

柳眠莺自信地笑了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冯公子是君子,我以诚待之,总有云开月明之时。至于冯夫人那里……我自有办法。”她经营偌大家业,什麽难题没见过?攻克一个书生和一位清流夫人,她自有她的“生意经”。

徐念初握住柳眠莺的手,柔声道:“既然你心意已定,我们自然支持你。若有需要帮忙之处,尽管开口。”

姐妹几人又笑闹了一阵,约定要帮柳眠莺“拿下”那位书呆子表哥。而远在翰林院埋首故纸堆的冯砚书,浑然不知,他那只装着圣贤书的心,即将被一位玲珑剔透的江南女子,掀起怎样的波澜。

柳眠莺的主动出击,又将给这京城带来怎样一段佳话?

而怡亲王府内,那位准爹爹赵景逸,此刻正为何时能亲近王妃而不“伤”着宝宝,愁得团团转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