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三国开局救了蔡琰 > 第95章(第3页)

第95章(第3页)

"至于士族豪强?不必白费唇舌。改制本就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与其对牛弹琴,不如保存实力。切记让兄弟们注意隐蔽,宁可多花银钱展眼线,也要确保安全。"

这些年暗卫与陆家商会暗中展,势力已渗透各地。陆风坚信,只要肯下血本宣传,定能压倒那些地方豪强。

百姓才是根本。只要赢得民心,就不怕少数豪强兴风作浪。届时非但攻城难度大减,说不定还能收获意外之喜。当然,这需要时间酵。

"连其他州郡也要部署?眼下还无力攻取。"陆一疑惑道。

"正是要未雨绸缪。"陆风斩钉截铁地说。

陆风颔道:"舆论引导刻不容缓。纵然新政本意惠民,但若放任诸侯士族持续污蔑,民心恐遭彻底裹挟——必须掐断他们将新政妖魔化的行径!"

他比谁都明白话语权的致命性。

正因深谙此道,更需将其牢牢攥在掌心。

"即刻启动活字印刷!东莱报社的刊正在筹备,传令主编优先编排新政宣传特辑。"

"将样刊分送各郡暗卫及陆氏商会据点,印刷器械早已经商会秘密调拨到位,着令就地加印。造纸作坊由各地陆氏商号统筹供应,要快!"

陆风的指节重重叩在案几上。

"诺!"

陆一旋风般冲出府衙时,东莱城已飘起油墨清香。蔡琰执笔修订的数百份清样,正通过暗卫系统星夜驰送十三州。

这位吴侯夫人执掌的报馆,此刻化作新政的喉舌。

三日后,各郡县城郭骤然涌现海量告示。配合受雇宣传的市井耳目,吴侯新政的惠民条款如春风拂过阡陌。

待士族惊觉时,坊间已流传"五口之家可授百亩童蒙皆入庠序"的俚语歌谣。虽说仍有迷信豪强的愚氓,但更多黔眼中已燃起希冀的火光。

这场前所未有的舆论交锋,终在竹简与邸报的碰撞中轰然开场。

"子翼此策,当真化笔为戈!"

曹操亲眼所见之际,不禁出由衷钦佩。他竟萌生效仿之意,打算在自己的辖地推行新政。然而尚未付诸行动,就被荀彧与程昱等人疾言劝阻。

"主公莫非想要与天下士族豪强及诸侯为敌?"荀彧声色俱厉地质问。

程昱紧接着进言:"主公明鉴!我们与吴侯处境截然不同。他麾下既无大士族势力,即便有也早已脱离宗族。这些文武官员皆被其感化,对新政衷心拥戴。况且吴侯为此筹谋多年,以东莱作为试验田积累了深厚根基。我们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若贸然效仿,必会招致灭顶之灾!"

这番劝谏并非全然出于私心。他们既为大族子弟,自然要为家族考量,但也是真心为曹操谋划。倘若曹操执意效法陆风,恐怕顷刻间就会众叛亲离,连夏侯氏与曹氏宗亲都会倒戈相向——这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反观陆风则棋高一着。他早早将陆氏年轻子弟尽数招至东莱,接受多年新政熏陶,使之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即便族中长辈反对,也已然无力回天。当然,这些陆氏子弟在陆风麾下前程似锦,也是族人最终妥协的重要原因。

"罢了"曹操何等睿智,立即意识到新政在自己这里难以施行,长叹道:"卿等所言极是。此等新政,普天之下唯有陆子翼一人可行!"纵使明白其中大有裨益,终究只能望洋兴叹。曹操心中充满无奈,他何尝不知士族对统治的危害?

此刻的他已然深切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荀彧等人的反对姑且不提,平日里想从世家大族手中征调钱粮赋税,简直难如登天。

单靠平民百姓又能筹集多少军需粮饷?

更何况这并州本就是苦寒贫瘠之地,

异族侵扰不断,人口流失严重。

"既然不能效仿子翼的政策,那就只能走另一条路!招揽各地豪强士族!若能善加利用,倒可迅壮大实力!"

"可叹!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日久必成祸患,终将动摇根基!"

曹操暗自思忖。

但凡有别的选择,他绝不愿行此下策。

然形势所迫,不得不为。

否则他连与袁绍、陆风争雄的资本都没有。

想通此节,曹操当即对忧心忡忡的荀彧、程昱等人宣布:"既然前路不通,我们便改弦更张!给予士族豪强优待,招揽他们为我所用!"

喜欢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请大家收藏:dududu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