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给他们细细的讲解,告诉他们有机施肥的方法,杀虫的方法,还有就是引水灌田,不要光等老天爷下雨。
再有就是排水,北方虽说旱多涝少,但是下起暴雨,雨水排不及时,也会让庄稼受损。
她每天都会抽出一个时辰,给他们讲解,村民天天听得入迷都不想走。
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种地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大年初一,全村村民都来给他们拜年,下午就在墨染这里听课,对于串亲戚之事,能推的都推掉了。
饭都要吃不上,还串什么亲戚。
过了年,天气渐渐的转暖,土地到了晚上不再上冻的时候,墨染带着大家到她买的那两亩里现场教学。
首先就是耕地,耕地也是有讲究的,再就是施肥,她请村民帮她把地浇上大粪,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麦杆,没风的时候焚烧。
这样生肥成了熟肥,里面的虫卵被杀死,土下半尺之内的虫卵也会被杀死,这样就减少了庄稼的病虫害。
然后再翻耕一遍,再播种,浇水。
播种也是有学问的,密了会减产,稀疏更会减产,这次要种她专门培育的小麦品种,若是按照她教的方法种植,每亩怎么也得有一千斤的产量。
只是她没说,想让村民们亲自眼见为实。
这些朴实的村民,也跟着她有样学样儿,把自家全是这样操作的,至于种子,他们也虚心的来请教,看种什么好?
墨染见他们上道,这才把自己带的麦种,免费提供给他们。
并要求,她所讲的课,以后要讲给任何一个来村里请教的人,将来所得的麦种,都不能抬高价钱,平价卖给庄稼人。
全村十几户村民,就这样全种上了她提供的麦种。
大家象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天天守护着自家的田地,看着麦子出芽,他们欢呼,看着他们长高,他们欢呼,看着他们结出了沉沉的麦穗,他们的眼泪在眼眶子里打转。
墨染陪着他们一起在地里,引水灌田,捉虫除害。
四个月终于熬了过来,村长激动的带着人,先收自家的地,想看看一亩到底能产多少。
结果过了秤,全村人都被吓呆了。
一千零八十斤,这是他们想象不到的结果,这个数字,让他们全都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他们终于熬出头了,即便不种两季,他们也饿不死了,因为朝廷只收他们一季的粮食税一百斤,那他们一亩地,就有九百斤可以任他们自家吃,或是卖掉。
墨染对他们这种想法很是无语,一季高产就知足了,真是饿怕了。
三月开始种地,四个月成熟,就到了七月,再收割,再翻耕,就到了八月,这里到十月,天就开始冷下来,到了十一月,地就上冻了,越冷农作物生长越缓慢。
这时候,也是她真正教授的课程。
她让村长集合了村里的壮劳力,带着玄一玄二,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给农作物保暖。
她把自家两亩,分成了四部分,半亩地为一块,北面垒一道高一米五的土墙,买了竹杆搭了结实的架子,然后又买了蓬布铺在上面,然后和架子固定在一起。
这才带着村民进了棚里,“你们看,这布是透明的,白天太阳照进来,适合农作物生长,到了晚上,上面有编好的草帘子把蓬布盖上,地就不会上冻了”
“土墙好垒,竹竿也可以免强买,可是这蓬布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呀”
“这蓬布保存的好,可以反复用,就算破了洞,也可以象补衣服一样补好,不怕雨淋,一次投资,终身享用,想过好日子,又不想花钱,那是猪八戒娶媳妇做美梦”
“可是我们手里真没钱,”
“这都不是事儿,这样吧村长,明儿你带着人去保芝堂,我跟承远县保芝堂的说好了,你们拿着户籍,报上家里的田地数目,
我可让他们无利息提供银两给你们用,我算过了,一亩地需要三两银子的蓬布,一两银子的竹竿,
大结局
土墙自己垒不用花钱,也就是说,一亩地需要四两银子,我让他们按一亩五两银子借给你们,十年为限,赚了还他们,如何?”
村长激动的问道:“真的?”
“嗯,明儿你就带着村民去”
“要是他们不借给呢?”
“不可能不借给,我不会骗你们的,早去早回,把自家暖棚早点搭好,我好教你们冬季种植,这要是学好了,真的可以发家致富哦”
在墨染的引领之下,村长带着村民一早真的去了县城,他们找到保芝堂的掌柜一说这事。
掌柜立即把他们领到后院的账房处,按主子交待过的,让他们拿户籍开始排队领银子,然后再打借条,借条上写明,不要任何利息,十年后还清即可。
这下他们总算是信了,庄稼人想的少,压根就没想过墨染他们是什么身份,眼里只有地,只要能把地种好,干啥都行。
有了银子,他们从县城买了竹杆和蓬布,保芝堂的掌柜,还雇了车,特意把他们送回村,真的是他们有生之年,脸上最有光的一次。
有了这些材料,村民们互相帮衬着,把自家的暖棚很快的搭了起来。
这时已八月中旬,时间不多了,墨染他们只能在这里待一年。
村民们再次聚集到墨染的暖棚里,玄一和玄二给她打下手,她开始给村民们讲解。
“冬季因为天冷,不容易长虫子,翻耕一遍后,把土打松软即可,我家这两亩,分成了四块,我打算一块种蜜薯,一块种菜,一块种果儿,一块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