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来,一家三口人,再也不象以前那样,干瘦干瘦的,身上脸上都有了肉,遇到刮大风,下雨的时候,他们就不出摊了,带着肉和鱼来妮子家一起吃搭伙饭。
妮子和帝玄也不嫌弃他们,来了就是客人,好好招待,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有了一个玩伴,感觉挺好。
刘氏看着这一对龙凤胎就问了“妹子,你家阿烨和阿凰的衣服,都是你自己的做的?”
“是啊,闲着也是闲着,买成衣太贵,有的还没我自己做的好”
“我看着也是比镇上的铺子做的好,你的手艺真不错,”说到这儿,刘氏就有点不好意思往下去了,妮子笑着瞅了她一眼
“你是不是想让你家闺女来跟我学女红?”
“嗯,就是不知道妹子?”
“这会儿也不农忙,你们白天去镇上做生意,就让她来我家学吧,中午我管饭,晚上你们回来再接走”
“那感情好,我都不知道怎么谢你了”
“你想的是对的,让孩子有门手艺,只要妞儿不傻,肯定能学会”
“她不傻,她聪明着呢”刘氏赶紧为自家的女儿辩解
“我是打个比方,又没说她傻”
“是她自己前几天跟我说的,说你绣的好看,想跟你学呢,只是不好意思开口,让我说”
“还害羞了呢,丫头慢慢就长大了,懂的事就多了,你也光顾着摆滩,该教她的就教教”
“哎,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你鼓励我做买卖,我连个村子都不怎么出,两眼一马黑,真的就是一个瞎子,大道理有时候心里懂,就是说不出来,嘴笨”
“谁说了,你现在说的就挺好”两个女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外面正在收拾鱼的帝玄笑了笑。
三个人孩子在屋里的炕上,玩着跳棋,厨房里,刘氏的男人正在炒菜,从分了家,他变的好多,虽然人窝囊,但是不懒,现在也尝到了分家后的甜头,自然不想再回到过去。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村里人眼红了
刘氏跟江家交好,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她公婆一家看着眼红,连村里人都看着眼经,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他们心里隐隐约约知道江家这个外来户的神秘。
谁跟江家交好,谁家就会发家。
可是都想主动来江家,可是人家一家天好的时候就去地里干活,要么挖野菜,要么空闲了就去镇上买东西,一会儿不得闲,想晚上去,却被帝玄拒之门外
说什么累了一天,早早吃了休息,要是没事就不开门了,他们能有啥事,不过就是想套近乎,看看能不能象刘氏那样,有个买卖做。
有时候在路上碰见,帝玄和妮子也不和他们说那么多,好多人都找到村长那儿埋怨“村长啊,你说那个外来户江家咋就那么油盐不进呢”
“咋啦?“
”你说他们家帮着刘氏把日子过好了,怎么就不帮帮我们?我们虽然没怎么帮过他们,可也没害他们,他也不看看,想在村里呆久,怎么也得唯持点我们吧,我们不给他们家找事,那就是好的了,怎么就只帮刘氏呢“
”欺负人家?你也不看看江家那人男人,他一个人就把一百多亩地打持了,你们还想欺负人家?“
”我们也没想别的,这日子都不好过,帮帮怎么咋地“
村长不屑的看了他们一眼”人家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怎么着,不帮你们家,就去官府告去,别上我这来,连我这个村长都没帮过,还帮你们,滚滚滚“
”可是,村长,我们的日子要好过了,您脸上也不是跟着沾光吗?您就去说说吧,您的面子大,他们不敢不应的“
”你们还真当我多大官,我就是一个不拿一分银子白跑腿的村长,你当我是县老爷,还听我的,还不敢不应,滚滚,都从我家滚出去“
其实他也生气啊,当初他可是帮了江家,虽说后来就没怎么去过,好逮这也是滴水之恩,咋就不见江家人给自家送过啥。
说没送过,那是不可能的,河里的鱼给他家送过不少呢,可是他们觉得那是河里,不花银子,送的东西直接忽略过去,可是江家就种些粮食,也没见有过别的买卖。
表面上也就比村里人好过一点,因为不用交税,就这样,村里人就看进了眼里,拔不出来,心里一直不平衡。
刘氏把配方卖了之后,她公公婆婆不打配方的主意了,就开始打她家银子的主意,明面上每个月给的养老银子,暗地里隔三差五的去镇上打秋风。
白天在家里见不到他们一家三口,只有去镇上,刘氏和自己男人商量好了,他们一来,就什么也不干了,呵着不做买卖,一来就收摊,你要有本事就一直来闹腾。
如果只是来吃碗鱼丸,刘氏也不小气,关键是边吃边骂,她就受不了啦,这样顾客慢慢变少,跟不做生意没区别,所以他们再来,直接就收摊子,连鱼丸都不做了。
反正鱼虾和田螺是河里抓的,也没啥成本,她男人软蛋,本来想投降的,可是刘氏眼一瞪,”你要听你爹娘的,咱就合离,你想回去过你的苦日子,还接着过,以后什么肉,白米就没了“
一听这个,他就站在刘氏这边,他爹娘再说啥,他也不会再听了。
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也不折腾了,找到村长,非要把养老银子往上长一长,村长没办法,找到刘氏,好说逮说,每个月一百文,长到了二百文,过年的时候,也不用买东西,直接给二两银子。
刘氏不乐意,也提了条件,那就是以后他们不能再来他家,撤氏不来往,不管以后刘氏一家是要饭,还是大富大贵,都不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