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三班的临时教室里。
化学老师沈从文站在讲台上,讲着有机化学里的“手性异构体”。
“……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互为镜像,却无法重叠。”
他的声音有些干。
项目组陷入赖氨酸合成的泥潭已经两个月,上百次的失败,快把所有人的心气都磨光了。
就在这时。
“哐!”
教室门被人一脚踹开。
年近七旬的王院士冲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专家。
每个人都头蓬乱,眼球里全是血丝。
王院士死死盯着黑板上那两个分子结构,胸口剧烈地起伏。
“还在讲这个?!”
他的声音嘶哑,一步步逼近讲台,指着黑板吼道:
“沈老师!这些教科书上的东西,全是废纸!”
沈从文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被国家级院士指着鼻子骂自己教的是废纸。
“王教授!基础理论是科学的基石!你怎么能说是废纸?!”
“基石?”王院士出一声干笑。
他一把夺过沈从文手里的粉笔,在黑板上狠狠画了个叉。
“教科书说,用手性试剂拆分!我们试了!全世界最贵的试剂,产率不到百分之一!”
他又画了一个叉。
“教科书说,用结晶法分离!我们得到的晶体就是一坨分不清的垃圾!”
王院士把粉笔掰断,扔在地上。
“我们把比教科书先进二十年的方法都用遍了!结果呢?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他指着沈从文的鼻子。
“你现在还在这里讲这些理想化的童话!你不是在教书,是在浪费他们的命!”
教室里一片死寂。
学生们大气都不敢出。
沈从文气得浑身抖,他只是个高中老师,拿什么跟一个院士辩论?
另一个专家冷笑一声。
“沈老师,我们烧掉的经费,能把你们这所高中买十次。你现在跟我们谈‘基础’?”
“钱能解决一切吗?!”沈从文终于吼了出来,“钱能代替思考吗?!”
“你!”那专家被噎得满脸通红。
“各位停一下。”
张勤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她走到讲台中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身上。
王院士和沈从文的争吵停了。
“王教授,沈老师,你们说的,都没错。”
张勤拿起一支新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坐标轴。
“我们之前的思路,是追求‘纯粹’。”
“想尽办法提纯原料,控制反应,在一个绝对干净的体系里,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她看向王院士:“这是最先进的路线,对吗?”
王院士下意识地点头。
“但我们失败了。因为我们做不到绝对纯粹。原料里有杂质,设备有损耗。”
“这些‘杂质’,一直在干扰我们。”
她又看向沈从文:“而沈老师讲的基础理论,是告诉我们,在最原始的条件下,事情本该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