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思诗刚刚在自家电视台举办的“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里拿下了最受欢迎女歌手又在1月份那些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丶叱咤乐坛颁奖典礼等诸多音乐类颁奖典礼里拿奖拿到手软但在庄梦华这里看来歌影双栖的“歌”只是锦上添花。
至于自己真正想要把李思诗捧上去的位置乃是设想中超越黄倩妍那一线大花旦的丶商业身价和奖项口碑都并重的“传奇影後”。
黄倩妍有人气有实力然而却没有那个得奖的运气和机遇又吃亏在缺爱的恋爱脑份上总是不太专心事业;商澜玉虽然也是TBL的港姐出身但个性又太过自我不够听话
而且又是和黄倩妍正好相反的奖项得意丶票房不怎麽如意的际遇……
唯有李思诗中和了两人的优点和缺点可惜偏偏又生得太迟没能在港城电影最巅峰的年代出现现在只能一直等待和寻找那个能让她一举飞天的机会。
不过“奖项”这个东西还是能在背後努力一把的——庄梦华如是想着侧眸示意陆怡婷把今年的亚太影展资料文件夹交给李思诗。
尽管亚太影展的名气和影响力和那些国际性奖项仍有差距但其好处就是参与竞选的亚洲国家衆多能让参与竞选的艺人增加不少亚洲地区外埠市场的曝光度。
在港城其它电影公司崛起之前赵氏电影公司乃是港城一家独大的存在而亚太影展又是和赵氏电影公司渊源颇深今年想要给李思诗运作一个大奖机会并不算小。
尤其是李思诗此时年龄正好如果能拿下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奖那麽她将会是最年轻的亚太影展华人影後!
只称得上是小小吃亏的大概就是李思诗唯一一部大女主电影乃是《人鱼奇缘》这部更偏向青春偶像风格的电影用它去报最佳女主角奖项的话少不免是会受到一些电影类型惯例的潜在限制。
相比之下《追梦之声》的电影类型以及李思诗在这一部电影里的表现其实更稳更保险——如果他们能厚着脸皮一边在金莲奖那边报女配争奖一边又在亚太影
展这边报女主竞选奖项的话。
“不,我不这麽认为。李思诗知道今天要讨论些什麽,所以早早就做好了功课,“因为今年去参展的电影都是偏文艺类的电影,我在《追梦之声》里面的角色和别人比,有点不够分量。
虽然她的角色戏份基本可以和商瀚友扮演的男主角平分秋色,但到底还是一个“引子,这部电影真正的“戏肉都是在男主角身上——所以她在报奖这边才能是既可以算作女主角,也可以算作女配角。
“而且最关键的是,《追梦之声》受限于粤语歌和反映粤语歌坛问题,过分的本土化会导致它在国际评奖上大为吃亏,而同样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作品,侯药馨的《少女小鱼》就很有‘国际性’……李思诗摇了摇头。
侯药馨的《少女小鱼》改编自一位知名旅美作家的文学作品,讲述的是贫穷少女在国外无法安身立足丶最终就只能找了个白人老头假结婚获取居留权的故事。
无论是原着还是电影,其主旨都是在探讨处于弱势的海外华人面对西方强势文明的压迫,即使最後能够打破种族文化隔阂达到精神上的升华,但前期那些“写实的描述——就很是符合这些年一直流行的“西方式东方审美。
那些人就是喜欢看着华人面孔演绎着一些或是楚楚可怜丶或是穷困潦倒丶或是土气粗俗的角色,然後让白人面孔充当拯救者或者裁决者,再美其名曰是“反映现实
丶“揭露伤痕。
所以,这一届要是用差不多的电影类型去和《少女小鱼》打,李思诗已经可以预见她们是大概率会输的了——哪怕赵氏电影公司的赵爵士和亚太影展主办方交情匪浅,也很难能像几十年前的草创时代一样,由他那些老朋友完全掌控奖项评比和分配的话语权。
与其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倒不如另辟途径,去让剑走偏锋的《人鱼奇缘》去和固守传统的《少女小鱼》打一仗:经过李思诗的用心查阅,现时的西方社会也有不少地方,开始折腾起了环保概念。
《人鱼奇缘》的画面和剧情都相当简单明白,而音乐又是唯一能跨越语言的媒介,再加上“最美真人人鱼电影这个噱头,到时便是很容易达成一派新鲜时髦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风格,能让看腻了“伤痕文学的大部分评委们眼前一亮。
可以说,《人鱼奇缘》就是胜在它的“不本土化和通俗易懂,而且也是不需要用揭开自己的伤痕,去讨好那些想要把他们华人当可怜猴子看待的人,在人家那“悲悯的目光里讨来一两个奖,就喜不自胜地觉得自己获得了所谓的国际认可。
李思诗想要的,则是希望能用一种能跨越语言丶国界丶地域的美丽画面和动听音乐,辅以在这个时代看来还相当新颖精彩的剧情,去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奖计划。
同时,也是希望那些怀着别样心思的人看到,现时的东方古国,已经不再是他们“记忆中那沙土漫天的乡村野原丶满面风尘的苦困面容和晦暗不明的昏黄天地,而是充满着活力和现代气息的丶悄悄在刻苦努力然後不经意就惊艳了世界的全新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