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一大早钟声就打了电话过来,在电话里把他训了一顿。
汉东省布了这么大的一盘棋,居然事先不跟他通个气。
钟声甚至责怪他不该让祁同伟去做那个“开山怪”。
做开山怪当然风光,但前提是得成功。
要是失败了,那开山怪就成了“冲锋在前”的炮灰。
钟声说得清楚,祁同伟是他看中的人才,不该让他这么年轻就承担如此重任。
赵立春差点把电话摔了!
大家都是老江湖了,谁还不懂谁啊?
这事儿真是自己策划的?
其实是祁同伟自己一手主导的!
他凭借一个村长的身份,愣是把小桥镇、流水县,甚至整个汉东都搅动了起来,为他的计划保驾护航。
不是他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
而是他精准地抓住了省府高层的命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旦成功,能带来多少政绩?
参与其中的人,能获得多大的升迁机会?
履历上会有多大的分量?
最重要的是,省里根本不需要投入额外资源,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给小桥镇和流水县站台背书就行。无论谁执掌汉东,都难以抗拒这样的诱惑!
赵立春苦笑着说道:“老钟你就别笑话我了,你肯定也看出来了,这是同伟自己做的局,连我都给带进去了。”
钟声低声笑了笑:“老赵你也觉得辛苦?这事你藏得可够严实,连青年组织那边都蒙在鼓里。”
“既然打算保密,那就得做到底。”
“万一祁同伟的事泄露出去,青年组织那边……有你好受的。”
赵立春嘴角一扬,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汉东省的青年组织连自己派下去的大学生实践生都不上心,同伟干的那些事还能藏得住?”
“只要有人实地走一遭,立马就能看个明白。”
“但他们压根没派人去看。”
“那他们还敢跟你争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是想得美。”
青年组织每年都会组织大学生下基层锻炼,名义上是培养青年干部,可实际成效如何——只要能在农村扎下根来就算过关。
说白了,这事儿并不光彩。
把这些高高在上的骄子们扔到穷乡僻壤当村官,确实难为人。
真正能在基层稳住脚的不多,能出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一部分人半途而废,灰溜溜地回来了。
像侯亮平那样的,算是其中的典型。
至于像祁同伟这种,不但站住了脚,还混得风生水起,关键是没靠组织,自己硬生生拼到了代镇长的位置……更是绝无仅有!
或许有人会问,青年组织搞这些实践,到底图什么?
难道就是让这些年轻人去吃苦头?
当然不是。
只要有人能从最底层杀出一条路来,那他就有了一个极为关键的资本——进入中枢机构任职的资格!
这才是真正的“通天之路”。
像祁同伟这样的人,正是青年组织想要挖掘和培养的对象。
可奇怪的是,祁同伟的表现,青年组织竟然毫不知情!
这其中的缘由复杂。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育良在吕州的整治手段过于强硬,民间传言那段时间连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