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无限进步的 > 第83章 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第3页)

第83章 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第3页)

“五千万,一亿……而且都是美金。”

他陷入了两难。

一边是五千万,一边是一亿,只要卖了图纸,马上就能到账这么一大笔外汇。

这可是硬通货!

去年全年的外汇储备也就三十多亿软美币,折合下来不过三十四亿左右。

一套图纸,一张嘴,就要五千万美金?!

赵立春额头上渗出汗珠。

如果选择自己生产呢?

别人愿意花五千万甚至一亿去买图纸,那真正生产出来的车得有多大的市场?

眼前是短期收益,背后是长期展,到底怎么选?

赵立春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就在这时,钟声先前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他像是下定了决心,开口问道:

“那你是怎么想的?”

祁同伟坦率地说:

“我当然想自己生产,但现实不允许。”

“我们的工业水平、材料技术,还有不少短板。”

“我的建议是把图纸卖给松江那边的汉斯集团,条件是三分之一的产量必须在松江完成。”

“他们要是答应,那就照这个来。

要是不答应,也没关系,冈本那边会很乐意付款。”

赵立春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长舒一口气,又忍不住有些遗憾。

这么好的一辆车,竟然不能由自己来生产,真是太可惜了。

那辆车,就像是长在了他心头一般。

赵立春默默叹了口气,目光落在眼前的景象上,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他那不成器的儿子赵瑞龙正悠闲地泡着茶,不紧不慢地抿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想到祁同伟的出色能干,再看看自家儿子,赵立春心头火起,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得赵瑞龙愣在原地,一脸错愕。

钟小艾走进车间,找到了正在忙碌的祁同伟:

“师兄,龙哥找你有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祁同伟愈忙碌起来,新招的大学生也都陆续回来报到,他没多说什么,直接把人分派到各个村子里去干活。

在丰收集团,没人能清闲。

集团之所以叫“丰收”,是因为赵瑞龙从京州回来后,主动减少了在农机厂的持股比例。

祁同伟顺势对集团进行了重组。

原来的脚踏板车项目被整合成了小乔科技公司,钟小艾继续担任总裁,赵瑞龙则出任总经理。

农机厂也正式更名为“丰收农机厂”,作为独立公司运作。

东大对农机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而丰收农机厂所推出的各类产品也迅成为市场上的主打产品。

薛向阳曾向祁同伟提出,希望能在大王庄建设新厂,将农机厂整体搬迁过去——旧厂地方太小,已经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祁同伟点头同意。

紧接着,丰收农机厂、养殖场和食品加工公司合并,组建成全新的集团。

钟小艾与祁同伟两人合计持股高达o。

值得注意的是,丰收养殖场的生猪并非对外销售,而是专门用于集团内部供应,保障员工的日常肉食。

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大,吃不上油水,干活就没劲。

除了工厂的工人,二王村的学校、医院的日常饮食也由集团统一提供。

因为有了二王村的榜样效应,周边受益的村镇也纷纷围绕着丰收集团做起了配套产业。

祁同伟也在有意识地进行技术扩散。

作为重生者的他非常清楚,光是农机厂这一块,未来会展到多么庞大的规模。

想靠一家公司包揽整条供应链,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喜欢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请大家收藏:dududu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