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立海大对战冰帝 > 第102章 离开的前一天(第1页)

第102章 离开的前一天(第1页)

成功突破世界级壁垒的感觉,并非轰然洞开一扇门,更像是某种一直存在的、隔在感知与真实之间的毛玻璃,被悄无声息地擦得透亮。

世界的声音和纹理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神崎凛司站在训练场上,甚至能“听”到网球切开空气时,气流最细微的呜咽与震颤。

体内那股源自异世、曾经需要小心翼翼引导才能勉强驾驭的元素之力,如今温顺地流淌在血脉深处,与他的肌肉纤维、神经末梢、乃至每一次呼吸和心跳同频共振。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掌控”。

不再是被动地使用力量,而是像雕塑家面对原石,开始了主动的雕琢。

他不再满足于将“雷旋”或“冰墙”作为固定的技能模板来释放。

那在他现在看来,过于笨拙,像小孩挥舞现成的沉重武器,缺乏创造性的乐趣与精准。

他的目光投向了力量运作的更深处,开启了一场孤独却充满兴味的“再创造”。

训练场边缘那个相对独立的练习区,成了他消耗时间最多的地方。

这里的击球声单调而重复,缺乏正式比赛的激烈火花,反而更像是一位工匠在寂静的作坊里,耐心打磨一件精密器具时出的声响。

他在锤炼他的“天雷”。但现在的“天雷”,追求的目标早已越了单纯的视觉震撼与破坏力。

他一次次地挥拍,心神沉浸其中,感受着那狂暴的雷霆之力在拍线之间被强行约束、凝聚、压缩。

这个过程,犹如将咆哮奔涌的瀑布,硬生生压制成一道凝练而激射的水刀。

无数次的尝试与微调后,最终离拍而出的“天雷”,只伴随一声短促到几乎被忽略的尖锐破空声,电光内敛,色泽近乎一种危险的灰白,度与穿透力却提升了数个层级。

当然,这些在“实验室”里诞生的成果,必须投入真正的实战熔炉中检验。

他与拉尔夫·莱因哈特和奇柯·巴连廷的练习赛频率显着增加了。

奇柯·巴连廷那种跳脱不羁、天马行空的球风,是测试新招数应变能力和诡异程度的绝佳试纸。

他那不按常理出牌的击球选择,总能逼出神崎在仓促间对力量进行微调的本能。

而拉尔夫·莱因哈特,则是那块无可替代的、最坚硬的试金石,也是一面清晰无比的镜子。

与拉尔夫的对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冷静、高效,直指核心。

神崎会刻意在关键分上,尝试使用改良后的“天雷”,企图用那种高频震颤与瞬间加,撕裂拉尔夫那如同钢铁堡垒般稳固的比赛节奏。

但拉尔夫的适应能力强得令人心悸。

往往不需要太多回合,仅仅两、三局之后,他就能找到方法来抵消或适应那种诡异的震颤感——有时是通过拍面角度的极其微妙的调整,有时是通过更早半步的预判和更显柔和的卸力技巧,将雷霆的冲击化于无形。

神崎也会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悄无声息地运用对元素之力的精细控制,试图改变网球落地反弹时的轨迹或旋转度,制造细微的异常。

拉尔夫那双冰蓝色的眼睛,总会像最精密的雷达一样,瞬间捕捉到那几乎难以察觉的差异。

他或许不会立刻打出致胜分,但下一次回击时,他的击球选择必然会变得更加谨慎,或者,更富攻击性——有时他会干脆地用一记更加暴烈的上旋球,直接对抗可能出现的弹跳变异,用绝对的力量压制不确定性。

“你的‘小把戏’又进步了,神崎。”

一次练习赛的间隙,拉尔夫仰头喝着水,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听不出是褒是贬,但他投向神崎的目光里,带着惯有的审视意味。

神崎用毛巾擦去下颌滴落的汗珠,呼吸已经平复,表情平静:“我知道。它本就不是用来依赖的,莱因哈特。”

他抬起眼,墨蓝色的瞳孔对上拉尔夫的视线,“它的作用,是在你习惯的、由绝对实力构建的‘确定’领域里,投入一粒‘不确定’的石子。只要能在平静的水面激起一丝涟漪,就足够了。”

拉尔夫闻言,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没有再接话。

但他心里清楚,这个来自日本的少年,对网球本质的理解正在以一种惊人的度深化。

他的网球,在原有的、令人窒息的强大基础之上,正滋长出一种深不见底的、充满可能性的危险气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