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始皇幕间 > 第38章 儒家2(第1页)

第38章 儒家2(第1页)

“您知道的,独尊必然意味着压制其他学派。官方将儒家定为唯一正统,排斥异端思想。

这就导致思想领域逐渐僵化、单一化,扼杀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蓬勃创造力。”

“所以后世知识分子主要精力用于皓穷经、注解圣贤,而非开拓新知。‘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就是形容当时大部分儒生的。”

“其实吧,我觉得这句话也不全对,应该是‘无事袖手谈心性,喜换新朝迎新王’才对!”嬴子慕的表情有点一言难尽。

嬴政:……我不理解,我不明白,儒家的礼,义被他们吃了吗?

嬴子慕继续:“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绝对化、神圣化,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理论工具。

它过分强调单方面的服从义务,压抑了个体权利和自由,成为社会压迫的根源之一。

特别是对妇女、晚辈,宋元明清更是不把女子当人。

而当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后,不可避免地与权力紧密结合。

统治者往往根据自身需要,对儒家经典进行选择性解释甚至曲解使其成为巩固统治、压制异见的工具。

特别是朱元璋,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隐含双向责任;孟子疾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但朱元璋因憎恶孟子民本思想,竟删改《孟子》八十五条,禁言‘君轻民重’。

他自己就是农民上位的,结果上位第一剑先砍农民。

还有宋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本为道德修养论,也被朱元璋扭曲为社会控制工具。

官府以‘贞节牌坊’褒奖女性守寡甚至殉夫,以至于后来展到即使只是定亲,只要未婚夫死了,女子只有守节或殉夫这两条路。

但凡女子想选第三条路,她的家人,她未婚夫的家人,还有官府会帮她‘殉夫’的,他们会让她留下忠贞的名声在这世间的。

看,女子只是付出了一条命而已,但是却能留了(可能并不想要的)忠贞的名声。

她的家人因她的‘殉夫’得了利,当地的官员因她‘殉夫’得了政绩。看,多么的皆大欢喜啊!

还有啊,那些当官做不出政绩升迁不了的官员啊,你们那是生错了时代了。

你们要是生在明清当地方官,只要多几个女子‘殉夫’,然后多建几个贞节牌坊,这不就是妥妥的政绩吗?哪里还用累死累活的处理政务。”嬴子慕淡淡的嘲讽。

“哦,对了,我们的明太祖朱元璋可还是给了天下女子一个恩典呢。

那就是,不管你是宫妃还是王妃,不管你是官夫人还是商人妇。

除了个别的正妻,夫死了,通通陪葬去。这是怕夫死了,妻妾留在世间受苦啊。看看我们明太祖多爱‘民’啊。”嬴子慕嘲讽更甚。】

天幕下历朝历代众人看着嬴子慕那满脸的嘲讽,心里说不出啥滋味。

特别是宋之前的女子,听到后世贞洁牌坊,殉夫,陪葬,每听到一个,心就凉了一分,那明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吃人的时代啊。

天幕下的朱元璋更是被气的手指天幕“你你你……”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女子夫死陪葬这是天大的恩典,天下女子也没有不满的,凭什么你这暴君的女儿这么说他。

最终朱元璋被气晕了,在众人赶忙叫着太医的时候,马皇后只是看着天幕,无动于衷。

【嬴政摸摸嬴子慕的头安抚,“好了,别气着自己,为了这么个人,不值当。”

“好吧,那我继续。”嬴子慕心里吐槽,后边的会更气人的。

“除了上面说的,因为被改的面目全非,造成思想禁锢与创造力衰退,后人不喜儒家外。

更令人气愤的是孔家的所做所为,您知道后人是怎么形容孔家的吗?”嬴子慕满脸嘲讽,一字一句的说出答案:“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臣”。”】

天幕下的春秋鲁地,曲阜杏坛

孔子正襟危坐,凝视天幕,眉宇间沟壑深如刻痕。

良久才吐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吾道其变乎?束民以礼,竟成酷法之饰?”

听到后面大多数儒家居然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货色气的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