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平稳地驶离了弥漫着紧张与期盼的考场,汇入城市的日常车流。
车厢内,送考时的激昂情绪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感慨的宁静。
嬴子慕专注地驾驶着,车载音响播放着舒缓的轻音乐。
后排,嬴稷抱着已经有些昏昏欲睡的小嬴政,苍老的目光却依旧锐利,仿佛还在回味刚才考场外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终于,他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尚未平复的惊异:
“子慕丫头,”他看向驾驶座上的嬴子慕,“方才考场外那女娃…就是跟你说话的那个女娃,她那右腿…究竟是何神异之物?断肢残躯我见得多了,纵有假肢,也不过木棍铁钩,聊作支撑,不曾见过如此…如此精巧灵动、宛若真肢的机关?”
嬴政虽未回头,但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一动,显然也在专注倾听。
小嬴政也被曾大父的声音惊醒,揉了揉眼睛,好奇地望向嬴子慕。
嬴子慕从后视镜看到三人的神情,唇角微扬,解释道:“高大父,那不是机关术,是现代科技造物,叫做‘智能仿生机械腿’。”
她一边注意着路况,一边解释:
“陈曦小时候,大概七八岁的时候,不幸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为了保住性命,医生只能截去她严重受损的右小腿。在古时,这样的孩子,命运恐怕…”
嬴子慕顿了顿,没有深说那份沉重,话锋一转,带着由衷的暖意和自豪,
“但在这个时代,科技的进步给了她重新站立、奔跑的可能。
这种机械腿,内部有精密的传感器、微型处理器和动力装置,能够模仿人体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感知使用者的动作意图,做出相应的、自然的反应。
它由特殊的合金和复合材料制成,轻便又坚固。更关键的是,”她的语气加重,
“我们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国家政策,像陈曦这样的情况,安装和更换这种先进的机械腿,大部分费用都能得到国家补贴。
她所在的学校,从老师到同学,都给予了她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便利,从未因她的‘不同’而歧视或特殊化对待。”
她透过后视镜,目光仿佛穿过时空,看到了那个在孤儿院阳光下倔强练习走路的小女孩,声音里充满了骄傲,
“陈曦自己,更是了不起。她没有沉溺于悲伤,反而比常人更加努力。
她说,既然命运给了她一条‘铁腿’,她就要用这条腿,走出比常人更远的路!
她学习极其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心性坚韧乐观,就像个小太阳。
她刚才说要当我的清华学妹,绝非一时意气,她完全有这个实力!她的实力,不仅在她的头脑,更在她那颗永不言败、充满阳光的心!”
“智能…仿生…”嬴稷喃喃重复着这两个陌生的词汇,苍老的眼中闪烁着惊奇的光。
他试着理解那些“传感器”、“处理器”的含义,虽然具体原理如同天书,但“模仿人体”、“感知意图”、“自然反应”这些描述,已经足够让他明白这绝非简单的木腿铁钩。
这分明是将冰冷的金属,赋予了近乎生命的灵动!
更让他心绪难平的是嬴子慕话语中透露出的整个社会的温度,国家的托底、教育的包容、人心的善意…这一切,共同支撑着那个失去小腿的女孩,让她能如此自信、昂扬地走向人生的考场。
此等景象,与昨日天幕所见千年沉沦,何其鲜明的对比!
他长长呼出一口气,感慨道:“此等巧夺天工之物…此等…人心世道…真乃…前所未见之世!”
嬴政一直沉默着。
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掠过的、井然有序的现代都市景象。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却神色从容。
陈曦那阳光下灿烂无畏的笑容,那拽拽的带着独特节奏和力量的步伐,以及嬴子慕话语中描绘的“国家保障”、“社会关怀”、“学校便利”,这些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昨日因天幕而翻涌的心湖。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无形的、却无比坚实的“道路”,一条由精密科技、完善制度、温暖人心共同铺就的道路。
这条道路,不仅托起了那个失去小腿的女孩,也托起了那一千三百多万奔赴考场的学子!
它让“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可能,一种被整个社会体系所支撑和保障的上升通道。
此等气象,此等格局,让他这位曾以“书同文、车同轨”奠定统一基石的帝王,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一丝微妙的触动。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尖锐地刺入了嬴政的心底。
清华学妹…陈曦有子慕相送,有整个社会的支持。那…子慕当年呢?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向驾驶座上的女儿。
她穿着明艳的旗袍,妆容精致,侧脸的线条在晨光中显得柔和。
她此刻是成功的企业家,是那些孤儿院孩子们的“子慕姐”,是能在考场外给予他人力量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当她自己,像陈曦这般年纪,像那千千万万考生一样,坐在决定命运的考场里时,她的身边,又有谁?
嬴政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画面:十几年前的某个清晨,同样是在这样戒备森严的考场外。
人潮汹涌,家长们殷切期盼,或紧张踱步,或低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