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织的布…”她看着自己布满老茧、染着靛蓝的双手,声音嘶哑破碎,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能…能进博物馆?能…能让后世娃娃们…当书念?”
那“当书念”三字,对于一个曾因是女子、是童养媳而被剥夺识字权利的人来说,是比“神”更震撼的惊雷!
巨大的荒谬感与排山倒海的悲喜瞬间将她淹没!
她想起公婆的鞭打,寒冬的冻疮,凿顶逃亡时的绝望,异乡漂泊的孤苦…
那些曾将她碾入尘埃的苦难,此刻竟成了后世仰望的基石?
她想起黎族阿姐们毫无保留的传授,想起自己无数个不眠之夜对着机杼的苦思…
那些被世人视为“奇技淫巧”的琢磨,竟成了“衣被天下”的伟业?!
“呜…”一声悲鸣终于冲破喉咙,她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泥地上,额头抵着织机木架,瘦削的肩膀剧烈耸动,泣不成声。
那不是悲伤,是积压一生的屈辱、苦难、坚韧与那卑微却从未熄灭的、想让布织得更好一点的执念,
在得知被后世如此尊崇、甚至能与“科学家”同列、能“写入教材”的巨大冲击下,彻底决堤的洪流!
“去后世…”她抬起泪眼模糊的脸,想到之前天幕上王贞仪、张秀姑,又看看自己枯瘦的手,
一种从未有过的、混杂着巨大惶恐与更巨大渴望的火焰在泪水中燃烧起来。
后世那明亮的“科普教育基地”、神奇的“无影灯”、能看清比头丝还细万倍的东西…
“学…我要去学…学后世更好的织法…染法…回来…让更多苦命人…有暖和的衣裳穿…”
这朴素的愿望,因后世之邀而变得无比清晰和炽热。
原来,她织的不仅是布,是无数人抵御寒冷的甲胄,是后世眼中足以照亮青史的文明之光!
与三人互为皮尺欣喜不同,老儒生目眦欲裂,
“三女并立?!牝鸡司晨!乾坤倒悬!”,手中《礼记》被撕得粉碎,纸片如雪纷飞。
“观星、剖尸、织布…奇技淫巧登大雅!圣贤之道危矣!”太学士子捶胸顿足,撞向廊柱,额角鲜血淋漓。
“写入教材?学童诵读?女子焉能为师?!礼崩乐坏!人心不古!”世家家主砸碎名贵砚台,墨汁污了华贵的地毯,如同他心中崩塌的伦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织娘抚着粗糙的纺车,“三锭车…提花法…黄婆婆,俺…俺也想学!”眼中不再是麻木,而是灼热的渴望。
采桑女攥紧桑叶,“童养媳也能成神?那俺…俺多养些好蚕,是不是…”卑微的念头第一次与“价值”相连。
闺阁小姐推开绣架,“教材留名…青史永铸…原来女子之功,竟可至此!”她盯着镜中自己,再一次感到“闺阁”是座牢笼。
“王娘子看星星!张娘子开膛瞧病!黄婆婆织神布!啧啧!都是顶顶厉害的女子!”
茶摊酒肆,议论纷纷,市井小民眼中是纯粹的惊奇与隐隐的敬佩。
“后世眼睛亮堂!管你男的女的,有真本事就供起来!”贩夫走卒拍着大腿,对“邮票”、“纪念馆”充满了羡慕。
懵懂孩童拍手唱着刚听来的歌谣:“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稚嫩的声音,是最初的启蒙。
天幕之下,三道布衣女子的微光,交织成一道刺破千年云翳的天梯。
有人在高墙内愤怒咒骂,有人在深闺中点燃心火,有人在市井间啧啧称奇,
更有人在那简陋的道观、昏暗的茅屋、清冷的阁楼里,用泪水、颤抖与燃烧的目光,迎向那扇被后世之光轰然洞开的命运之门。
那梯上,承载的不只是三个女子的新生,更是无数被时代尘封的微光,第一次看到了挣脱枷锁、照彻青史的可能。
织布声、观星语、解剖刀…正汇成一股无声的洪流,冲刷着历史的河床。
喜欢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请大家收藏:dududu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