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什么歌 > 子嗣问题(第8页)

子嗣问题(第8页)

傍晚,我妈妈拿出十个鸡蛋,一个个地打在碗里,准备给我们烧个鸡蛋汤。

我妈妈把鸡蛋打在碗里,两只手各拿着半个鸡蛋壳子,对着碗口儿,像是音乐指挥家打拍子似的,又像是赛龙舟的选手划桨似的,很有节奏地一甩一甩,甩上足足有七八次,直到把蛋壳里残留的蛋清全部甩下来。再去打下一个蛋,打完了继续甩。

黄林军看着我妈妈这样反复甩蛋壳的动作,又看了看我。我知道我妈妈那动作确实不好看,显得很抠门儿。但是碍于我妈妈的情面,又怕打压她的积极性,我也不好说什麽。

我妈妈不知道,还以为她甩蛋壳的动作很优雅很好看,她笑着歪着头儿看看我,继续一下一下地跟划动船桨似的很有节奏地甩着。

我妈妈烧了鸡蛋汤,炒了一盘子芹菜猪肉,又炒了一盘子豆腐,一盘子豆芽子。饭是大馒头。都是我买来的。这对我妈妈来说,已经是她招待女婿的最大的诚意了。

食物毕竟是能给人好心情的。黄林军喝着鸡蛋汤也笑了起来。喝完鸡蛋汤。我们帮我妈妈剥剥蒜就去找宾馆了。我家是没有地方住的,那样跟老鼠洞一样的地方,就算我能住得下去,黄林军也住不下去。

走在路上,黄林军跟我说:“见到你妈妈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穿皮鞋完全没有必要了。”

我说:“我就说嘛。我妈就这样,现在挣钱都给我弟弟了。自己一分钱舍不得花,她自己过得跟乞丐似的。”

他说:“我们那边请人吃饭,豆腐丶猪肉早就不上桌了。你妈居然还烧豆腐。”

我说:“她不知道外面的行情。她平时连一块豆腐都舍不得买。”

“你给你妈买那麽多东西,天那麽热,那个肉吃不完肯定会坏。你拿你妈当猪养的!”他愤愤地说。

我说:“我们这边闺女回娘家,讲究排场。尤其是婚後第一次回娘家。别人家的闺女都是给娘家买好酒好肉,买羊腿,买活的公鸡丶鲤鱼。我还没买这些呢。我也是难得回来一回,不多买一点说不过去。我们这边闺女回娘家都是要孝敬爹娘的,哪像你妹妹,一家三口回娘家,什麽都不带,就带个嘴。”

他说:“我家不要我妹妹买什麽。她小时候能吃我家的,现在也能吃我家的。”

我说:“那是因为你家是你上成了学,你父母没有负担。我家是我上成学了,我弟弟不行,我妈妈负担重。而且,我们都三四十了,本来就应该孝敬爹娘嘛。老头子老太太把养了那麽多年的闺女嫁给女婿,女婿就应该好好感谢岳父母。哪有岳父母反过来伺候女婿的。”

他说:“我们这边,女婿是娇客。我爸妈对我妹夫好,我妹夫就会对我妹妹好。”

我说:“我妈妈对你不好,你就对我不好了?这是什麽道理?你对我好,还得看在我妈妈对你好的份儿上啊?那我多掉价。”

我本来打算过四天的,结果只过了三天,黄林军就要回去了。我只好依着他。是的,跟这个黄门老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妥协的太多了。

临走的时候,我妈妈红着眼睛跟他说了几句话,我走在前头,没有听地太清楚,只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句“小苦孩儿!”我知道我妈妈眼泪多,所以她哭的时候我没有哭,我也不想哭。我知道她又拿“小苦孩儿”来说话了。我不喜欢她这样卖惨。作为大闺女,我在我妈妈跟前习惯了克制。而且,那时候,我自以为自己可以过得很幸福。

等我们走远了,黄林军跟我说:“你妈妈让我不要打你!”

回他老家的时候,他为了减轻负担,就让我坐公交车,他自己骑摩托车在後面追。我挤公交车一路经过汤庄,汇庄,再经过朱庄,最後才到了他们镇上。他还没有到。我就站在那儿等他。

我每次回他家,都喜欢去他家镇上的超市里给他妈妈买东西。

“我们去超市给你妈买点东西吧!”我说。

我一买东西就喜欢多买。我围着货架上的那些月饼转着,什麽椒盐的丶五仁的,我都想买上一些。

“不要那麽多!不要买那麽多!”他不耐烦地在一边催促着。

“没事儿!多买几个!你妈妈吃不完可以给她的老姊妹吃!”我说。

我去菜场买猪肉,看着挑了一块最大的猪肉带到他家。等他妈妈干活回来,她拿着菜刀去收拾那块肉,准备做饭。

“哈哈,小宋买了一块猪脖子肉。”他妈妈说。

我说:“你是怎麽看出来是猪脖子肉的?我怎麽不会看?我还头一回听说猪脖子肉呢。”

他妈妈说:“在这里呢,脖子後头,藏着呢。”我把那块肉翻开一看,果然,背面还有白白的猪毛,是不太好的一块肉。

我说:“我不知道这是猪脖子肉,那个卖肉的也没跟我说。”

老太太笑着说:“卖肉的怎麽会跟你说,你们年轻人哪里知道这些。”

老头子烧锅,老太太站在锅台前炒菜,我站在锅台前看着。

老太太把一盘子青菜倒进了锅里,翻炒几下,用小碗倒进去一点水:“倒点水,炒出来的菜嫩!”

她把青菜盛出来,鲜鲜绿绿地,盛在盘子里。锅里倒点油,又开始煸冬瓜。

“这个冬瓜打算怎麽烧?”我问她。

“烧汤!”她说。

我问她:“烧汤也要煸一下吗?”

她说:“要煸的,越煸越香!”

她转过头对黄林军说:“小宋爱吃红薯粉,我那天跟你爸爸一起烧锅熬的红薯粉,马上烧给小宋吃!”

我说:“嗯,妈妈跟爸爸都会烧菜,烧的菜很好吃!”

我们把菜一盘盘地端上桌,老太太用大碗给我们盛了汤,又给老头子单独盛一碗汤,放在他的跟前:“呐!这是你的!”

老太太很贤惠,又不造作。我很喜欢这种风格。後来,我对端午也是这种风格。可是,端午没有老头子那种担当和智慧,里里外外全是我一个人。我的贤惠里面掺杂了太多的抱怨,让我全部的付出都变得一文不值付诸流水。

吃饭的时候,她妈妈说:“小军,你不是喜欢吃鱼嘴吗?”

他顿了顿,就去夹鱼嘴吃。我是第一次知道,鱼嘴也好吃。

他爸爸说:“这小鲫鱼是自家塘里的。前几天抓的。”

我说:“你们烧的小鲫鱼好吃。我烧鱼就不好吃,一股子土腥味儿。”

他爸爸说:“拿刀在鲫鱼的背背上刮刮,去去黑水就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