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不好面对面都懒得打招呼。
还有的仅限上班时间处得好,下班後在其他地方偶尔碰见了,双方都会默契地只当不认识对方。
有的人觉得这样实在太冷漠了,很怀念书本上描述的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依偎感。
但多数现代人都觉得,现在这样才正好。不然明明没话说还非要尬聊完全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
很多现代人都认为,人的时间应该用在做自己喜欢丶让自己感到高兴或有意义的事情上,不应该浪费在对自己不重要的人身上。
现代人有时候看年代剧,会相当难以理解一群人天天聚在一起聊东家长西家短的场面。
尤其里面部分人聊着聊着就很不高兴,或者干脆吵起来,却在第二天继续聚在一起聊,还强颜欢笑地与吵过架的人“和解”。
现代人,尤其年轻人,对此很困惑:
“聊得不高兴为什麽不去做其他高兴的事情?”
“他们这种闲聊,好像不赚钱不赚物资,即使是在那个物资匮乏丶需要很努力才能活得稍微舒服一些的年代里,也是可以不做的吧?”
“这跟给老板打工,为了工资而忍气吞声好像还不一样。”
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稍微理解一点:
“那个年代,科技不发达,导致缺乏的不仅仅是生存物资,还包括了娱乐选择。”
“聊天可能是最容易实现,也最廉价的娱乐方式之一。”
“还是相对快速,关键是免费的获取周边信息的渠道。”
“那时候线上聊天群丶社区官网通告丶本地八卦媒体什麽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网费丶上网的设备对于普通人而言,都太昂贵。”
“以至于在普通人中根本就还没有建立起‘线上’这个概念。”
“不多跟人聊天,停了电什麽时候来电你不知道,旁边菜市场打折你不知道,连你家孩子被欺负了你都不一定知道。”
年轻人们:
“可怕。竟然还会停电。”
虽然上了年纪,但其实也没怎麽亲身经历过缺乏线上概念年代的老年人们根据自身少少的经历,以及从他们父母辈那里听来的故事,继续假装自己很懂:
“是可怕,很多事情非常不方便。”
“要办个什麽事,很多材料是纸质的,容易出现丢失丶损坏等情况。”
“还经常需要在交通不方便的条件下,来来回回跑很远的路。”
“而且因为主要是人工处理,工作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错。”
“什麽把名字写错丶少盖一个章丶把属于这个人材料里的几张误放到另一个人的材料里。”
“人犯出的错误那千奇百怪的程度,可比机器人离谱多了。”
“尤其有些人心术不正,还会故意使坏丶以权谋私。”
“而且错了之後时间一久,很难溯源查清楚错误是在哪一步丶怎麽犯的,犯错人也就得不到处罚。”
“这导致人在无意以及故意犯错时,更加满不在乎。”
说起来,那些年代剧之所以是以“年代”而非“历史”命名,是因为那些剧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不到百年。
而这不到百年的变化,似乎超越了历史剧中的上千年。
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的不仅是物品生産,也连带的颠覆了人类的很多固有想法。
比如曾经的人们写机器人掌控世界时,透露出的是恐惧丶忧虑等情绪。
会带动很多人反对发展机器人。
而现在的人写同样的题材,基本跟写猫咪统治世界差不多,透露出的是一股子童话气息。
还有很多现代人觉得,人类被机器人养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