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涵磨了一晚上的牙,最后在天亮前,决定将秦曜拉进黑名单,以表决心。
校运会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是高三。
开学后,梁涵回到校园里备战高考。
重新踏入一中校园大门,她感到恍若隔世。
一路走进教学楼,看见了很多熟人,他们惊讶于梁涵忽然出现在校园,纷纷上前打招呼。
最初以为她只是过来逛逛,却没想到她要留下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奋战高考。
其中最激动的人莫过于张莉,一到课间就跑到梁涵身边和她聊天。
也多亏了张莉,她才能很快融入班集体,和班里的同学重新熟悉起来。
高三第一阶段,主要以复习巩固为主,梁涵落下的课程早在补习班的时候学完,但因为没有参加过太多考试,基础并不牢固,发现问题只能课上记录,课后马上去打补丁。
无数试卷如雪花一般飘下来,整日埋头题海,写得昏天黑地,头脑发涨,不知天地为何物。
梁涵忽然又觉得训练一点儿都不苦了。
梁涵并没有离开省队,教练知道她要准备高考,对她半放养,如果有重要的比赛,需要她的时候,她得和学校协商好,回来参赛。
好在进入秋冬季度,赛事少,梁涵得以专注复习高考。
偶尔外出比赛,她也会在休息间隙抓紧时间复习和写试卷,省队里也有一些高三学生,但很少有人会像她那样严阵以待。
各人目标不同,有人走单招,文化课简单易考,有人选择高水平运动队,想要争取进入全国最高学府的名额,就得过高考这一关,梁涵选了后者,走最难走的这条路。
但现在好像多了一个李弘业,他似乎也在准备参加高水平运动队的考核。
赛后休息的时候,休息区常能看见他们两个人奋笔疾书写试卷的身影,别人故意在旁边打闹影响他们学习,他们都无比熟练地,一个戴上降噪耳机,一个摘下助听器,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学习。
直到所有的比赛都结束,让他们上台领奖,他们才匆匆放下试卷,跟着教练上领奖台。
从冷板凳到跳高队核心成员这条路,梁涵走了一年多。
回望自己那一年的艰苦训练,痛苦但是获益颇多,在训练场和赛场上锻炼出来的抗压能力,很好地帮助到她应对学业上的压力。
她不会因为一次月考失误就难过,相反她还很积极地制定方案攻克自己的薄弱点。
尽管见效很慢,但她也在一点点进步。
张莉文科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她知道梁涵学得有些吃力,会主动跟老师请求调座位,和梁涵做同桌。
梁涵得知张莉这么仗义,感动得直掉小珍珠,跟她的关系越来越好,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如约到来。
按理说和高三的学生无缘,但一中比较自由,每年都会安排高三的学生放半天假去观看比赛,劳逸结合。
校内运动会按照预决赛的规则,分两天进行,预赛第一天,决赛在第二天。
放假的时间刚好是校运会的第二天,正是赛事最激烈也最有看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