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古代养珠日常百度 > 第41章(第2页)

第41章(第2页)

可开窗只有二指大点,整块原石却足足二百斤,大小堪比东洲屠户家的木墩子菜板。

若是皮壳下尽是美玉,则价值万金。

原本是想一并当了,但元宝舍不得,沈元惜索性将石头留了下来,准备运回临时别院,找上几位工匠给切开。

虽说赌石碰不得,但免费的倒是可以玩一玩,即便切垮了也不亏钱。

回到宅子后,沈元惜吩咐人将原石搬下来,动静大得连正在生闷气的朝夕也忍不住过来看了一眼。

只一眼,就挪不动道了。

只听他酸溜溜道:“这石头是蒲甘使节送来的,宫里大师鉴定过的稀世美玉,原本赏给了太子,没想到最后竟落到了你手里。”

沈元惜震惊。

蒲甘产玉,多翡翠。既敢送去邻国,就是断定平平无奇的皮壳下面藏着美玉。

心底惊涛骇浪、面上淡定依旧的沈元惜矜持道:“神仙难断寸玉,即便是蒲甘的,也不能保证里面一定是好的。”

“垮也垮不到哪去,这么好的东西,太子也当真舍得。”朝夕并未接她的凉水,语气冷飕飕的:“不过你也给了他养珠秘法,真若算账,也当是你亏了。”

沈元惜亦没有理他,只是吩咐人去请几位师傅来切这块玉。

古代没有切割机,用的还是最古老的线切,这一切,便从晌午切到了深夜。

院子里的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没有一个人犯困。断了两根麻线,切到三分之二处,最后一凿子下去,两百斤的石头便一分为二,裂成了两块。

断裂面灰蒙蒙一片,沈元惜举着烛台上前泼了一瓢水,众人才看清。

窗口一抹紫透进了深处,与另一道绿色色带各占半壁江山,无论是从种水还是颜色来看,都不似天然形成的。

这里不是现代,没有酸洗注胶。

沈元惜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她虽然不太懂翡翠,但也知道这颜色和种水极为罕见。

而且这么大一块,即便有些纹裂也无伤大雅,可以通过雕刻将有瑕疵的地方剔出来。

无论是整体雕刻成摆件,还是切割成小块做玉坠饰品,都是能惊艳四座的存在。

沈元惜甚至已经想好了怎么雕,在脑海里描摹着图样。

吃水不忘挖井人,先雕一对儿玉盏送去东宫,剩余的便的都是她的了。

一边想着,沈元惜一边吩咐人将两块玉抬进书房。她甚至等不到天亮,就着昏暗的烛光在切面上起稿。

她画技极好,几乎没有笔误的时候,羊毫点出的花蕊比发丝还要细,下手却不曾停滞。只一刻钟的功夫,便绘完了一块玉璧切面。

画完一副,沈元惜两指夹着毛笔思索片刻,用抹布沾水擦掉了桃花部分,改成了差不多的梨花。

倒不是不满意,而是桃花蕊太细了,在没有电磨机的情况下雕这么精细的花蕊失败率极高。

沈元惜不喜欢任何有风险事情,因此将桃花换成了相对来说不那么考验技法的梨花,效果也不至于相差甚远。

另外,上次十二件定制已经交货,算算时日,该出新了。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次的信物,沈元惜前两日便开始想了,这翡翠来得正是时候,也免了她费心思避开市面上流行的纹样,每一块玉本就都是独一无二。

从有想法,到付之实践,沈元惜用了不到一个礼拜。

十二块未经雕刻的玉牌打磨抛光后,系上珍珠流苏,出现在了悦己阁的货架上。

不肖多解释,人人便知元老版得了块好玉,悦己阁在京城一时风头无两。

与此同时,因太子上疏大兴养珠,力荐一女子担任监察使,元喜这个名字也第一次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消息传出的时候,满城哗然。反应快的人已经备上厚礼亲自到临时宅邸拜会,却出乎意料的吃了闭门羹。

沈元惜的反应比他们更快。

养珠一事由工部主理,监察使独立与六部之外,虽品阶不高,却是个有实权的职位。

这个位置上能做的太多了,监察养珠这样的肥差,只要有心,送礼的人绝对不会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