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兵王传奇百度百科 > 第87章 雁门砺剑待春风(第1页)

第87章 雁门砺剑待春风(第1页)

第八十七章:雁门砺剑待春风

晨光刺破雁门关的晨雾时,萧彻已站在西瓮城的箭楼上。玄铁铠甲在初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甲缝里还沾着昨夜巡城时的霜花,他抬手按在城垛上,目光越过关外连绵的丘陵,落在远方隐现的草原轮廓上——那里,鞑靼的游骑已连续三日在边境游走,马蹄踏过枯黄的草甸,留下的不仅是痕迹,更是无声的挑衅。

“将军,昨夜派去黑松林的斥候回来了。”亲卫林锐快步走上箭楼,手里攥着一张揉得皱的羊皮地图,语气里带着几分凝重,“鞑靼在松林西侧的山坳里扎了三座营帐,看规模约莫有五百人,还囤积了不少粮草和箭矢,像是在为后续行动做准备。”

萧彻接过地图,指尖在黑松林的位置反复摩挲。黑松林地势复杂,松枝茂密如织,白日里都难辨方向,夜里更是藏着无数危险——去年他在此处与鞑靼先锋交手时,便是借着松林的掩护,才以三百轻骑击退了对方八百人,可如今鞑靼主动在此囤积兵力,显然是摸清了松林的地形,甚至可能设下了陷阱。

“让斥候再探,重点查探营帐周围的暗哨和陷阱,尤其是松林北侧的那条溪流,那里是唯一的水源,鞑靼必定会严加看守。”萧彻的声音沉稳如石,目光却愈锐利,“另外,传我命令,让‘疾风卫’即刻集结,半个时辰后在校场待命,备好三日的干粮和水囊,今日巳时出,去黑松林摸清对方的兵力部署。”

林锐应声而去,脚步声在空旷的箭楼上渐行渐远。萧彻望着下方忙碌的军营,士兵们正扛着长枪操练,喊杀声震得晨雾微微晃动,炊房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混着米粥的香气飘向城楼——这是雁门关寻常的清晨,却也是风雨欲来前最后的安宁。他知道,此次黑松林探查至关重要,若能摸清鞑靼的底细,便能提前布防,可若是稍有不慎,不仅会折损“疾风卫”的弟兄,更会让雁门关陷入被动。

“在想什么?”一道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米粥的温热气息。萧彻回头,见苏雪提着一个食篮站在箭楼入口,月白色的襦裙外罩着一件浅粉色的披风,晨光落在她间,竟让那冷硬的箭楼多了几分暖意。

“怎么过来了?”萧彻快步上前,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食篮,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背,不由皱了皱眉,“晨间风大,怎么不多穿件衣服?”说着便将自己的外袍解下,披在她肩上,带着铠甲余温的布料裹住她的身子,瞬间驱散了寒意。

苏雪低头笑了笑,伸手将食篮里的粥碗拿出来:“我去炊房看了,今日熬的是小米粥,还蒸了你爱吃的玉米饼,想着你定是又没顾上吃早饭,便给你送过来了。”她将粥碗递到萧彻手中,看着他接过时指尖的薄茧——那是常年握剑留下的痕迹,每一道都藏着他征战的过往。

萧彻坐在箭楼的木凳上,一口粥一口饼,温热的食物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晨间的凉意。苏雪坐在他身旁,安静地看着他进食,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关外的草原,眼底藏着几分担忧。她昨夜听值守的士兵说,鞑靼的游骑在边境活动频繁,心里便一直悬着,今早见萧彻不在营帐,便猜到他定是来箭楼查看情况了。

“今日要去黑松林?”苏雪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试探。她知道萧彻的性子,若是战事相关的事,他从不会轻易透露,可她还是忍不住想问,哪怕只是知道他要去的地方,心里也能多些准备。

萧彻喝粥的动作顿了顿,抬眸看向苏雪,见她眼底满是担忧,便没有隐瞒:“嗯,带‘疾风卫’去探查鞑靼的兵力部署,约莫后日便能回来。”他放下粥碗,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你放心,‘疾风卫’都是身经百战的弟兄,而且我们只探查不交战,不会有事的。”

苏雪点头,指尖却轻轻攥住了萧彻的衣袖。她想起去年萧彻在黑松林受伤的模样,那时他肩上中了一箭,鲜血浸透了铠甲,回来时脸色苍白如纸,却还笑着对她说“没事”。如今再听到“黑松林”这三个字,她的心还是会忍不住紧。

“我已经让绣坊赶制了一批厚棉衣,今日午后就能送到义仓,流民们有了棉衣,夜里便不会冻着了。”苏雪转移了话题,不想让萧彻担心自己的情绪,“另外,我还让药铺的李郎中去义仓坐诊,若是有流民生病,也能及时诊治。”

萧彻看着苏雪认真的模样,眼底满是暖意。自从流民涌入雁门关,苏雪便几乎没闲过,白日里去义仓分粮草和衣物,夜里还要整理流民的名册,有时忙到深夜,却从没有一句怨言。她总说,百姓是雁门关的根,只有百姓安稳了,雁门关才能安稳。

“辛苦你了。”萧彻轻声说道,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义仓的事若是忙不过来,便让军需官派些士兵去帮忙,别累着自己。”

苏雪摇头,笑着说:“不辛苦,能为百姓做些事,我心里高兴。”她抬眸看向萧彻,目光里满是坚定,“你放心去黑松林,雁门关的百姓我会照看好,等你回来时,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彻看着苏雪眼底的笑意,心里的担忧也淡了几分。他知道,有苏雪在雁门关,百姓们便能安稳,而他也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探查鞑靼的情况。

巳时一到,校场上已是人声鼎沸。“疾风卫”的士兵们身着轻甲,手持长枪,整齐地站在校场中央,目光坚定如铁。萧彻身着玄铁铠甲,手持长枪,站在队伍前方,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的脸庞——这些弟兄,有的跟着他征战了五年,有的才刚加入“疾风卫”,可他们的眼里都有着同样的坚定,那是守护雁门关的决心。

“此次去黑松林,只为探查鞑靼的兵力部署,不得擅自与对方交战,若遇危险,以保命为重,明白吗?”萧彻的声音洪亮如钟,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

“明白!”士兵们齐声应答,声音震得校场的尘土微微扬起。

苏雪站在校场的边缘,看着萧彻与士兵们整装待,心里既担忧又骄傲。她知道,萧彻和这些士兵们,都是雁门关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百姓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萧彻翻身上马,目光越过人群,落在苏雪身上。他对着苏雪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reassurance,随后便扬起马鞭,大喊一声“出”,“疾风卫”的士兵们紧随其后,马蹄声如雷,朝着黑松林的方向疾驰而去。

苏雪站在原地,看着萧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直到再也看不见,才转身朝着义仓的方向走去。她知道,现在不是担忧的时候,她要尽快将棉衣送到流民手中,要确保每一个流民都能安稳度日,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萧彻的信任,才能让他在黑松林安心探查。

义仓外早已排起了长队,流民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手里攥着空空的粮袋,目光里满是期待。苏雪走到义仓门口,见军需官正在指挥士兵搬运棉衣,便快步上前帮忙。她拿起一件棉衣,仔细地给一位白苍苍的老奶奶穿上,又帮老奶奶系好衣扣,笑着说:“老人家,这件棉衣厚实,您穿上它,夜里就不会冻着了。”

老奶奶拉着苏雪的手,眼眶泛红:“多谢苏姑娘,若不是您和萧将军,我们这些流民早就冻死饿死了。”周围的流民也纷纷附和,声音里满是感激。

苏雪笑着摇头:“大家不用谢我,要谢就谢萧将军,是他守住了雁门关,给了我们安稳的日子。”她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给流民分棉衣,手指被棉衣的布料磨得有些红,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义仓外的流民渐渐散去,苏雪看着流民们穿着新棉衣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满足。她正准备回营帐整理流民的名册,却见药铺的李郎中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说:“苏姑娘,不好了,义仓里有几个流民突然烧,而且还伴有咳嗽,我担心是风寒,若是传染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苏雪的心猛地一紧,连忙跟着李郎中去义仓查看。她走进义仓的偏房,见几个流民躺在床上,脸色通红,呼吸急促,显然是病得不轻。李郎中正在给他们把脉,眉头皱得紧紧的。

“怎么样?情况严重吗?”苏雪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李郎中摇了摇头:“暂时还不确定,不过看症状像是风寒,只是这几个人的病情来得急,而且体温很高,若是不及时诊治,恐怕会有危险。”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开了药方,只是药铺里的药材不多了,尤其是治疗风寒的麻黄和桂枝,恐怕不够用。”

苏雪闻言,心里更是焦急。若是药材不够,这些流民的病情便无法得到及时诊治,一旦传染开来,不仅流民会遭殃,甚至可能影响到守城的士兵。她必须尽快找到药材,才能缓解眼前的危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紫袖CP+番外
纸如云烟紫袖CP+番外
...
春满香夏
棺材里的笑声春满香夏
...

最新标签